基于科普宣教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湖州叶家漾湿地公园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3.1.1 国外对湿地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1.2 国外对湿地公园的研究 | 第13页 |
1.3.1.3 国外对湿地公园科普宣教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1.3.2.1 国内对湿地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2.2 国内对湿地公园的研究 | 第15页 |
1.3.2.3 国内对湿地公园科普宣教的研究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5.1 文献综述法 | 第16页 |
1.5.2 实地调查法 | 第16-17页 |
1.5.3 案例借鉴法 | 第17页 |
1.5.4 类比归纳法 | 第17页 |
1.5.5 实践检验法 | 第17-18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 | 第19-23页 |
2.1 湿地概述 | 第19-20页 |
2.1.1 湿地定义 | 第19页 |
2.1.2 湿地价值 | 第19-20页 |
2.1.2.1 生态价值 | 第19-20页 |
2.1.2.2 社会价值 | 第20页 |
2.1.2.3 经济价值 | 第20页 |
2.2 湿地公园概述 | 第20-21页 |
2.2.1 湿地公园定义 | 第20-21页 |
2.2.2 湿地公园基本要素 | 第21页 |
2.3 科普宣教概述 | 第21-23页 |
3 成功案例分析借鉴 | 第23-33页 |
3.1 伦敦湿地中心 | 第23-25页 |
3.1.1 案例简介 | 第23页 |
3.1.2 专项分析 | 第23-24页 |
3.1.3 案例借鉴 | 第24-25页 |
3.2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 第25-28页 |
3.2.1 案例简介 | 第25-26页 |
3.2.2 专项分析 | 第26-27页 |
3.2.3 案例借鉴 | 第27-28页 |
3.3 山东安丘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 | 第28-30页 |
3.3.1 案例简介 | 第28页 |
3.3.2 专项分析 | 第28-29页 |
3.3.3 案例借鉴 | 第29-30页 |
3.4 新疆博斯腾湖国家湿地公园 | 第30-33页 |
3.4.1 案例简介 | 第30页 |
3.4.2 专项分析 | 第30-32页 |
3.4.3 案例借鉴 | 第32-33页 |
4 湿地公园科普宣教景观设计 | 第33-46页 |
4.1 科普宣教的目标 | 第33-35页 |
4.1.1 宣传普及湿地知识 | 第33页 |
4.1.2 加强公众环保意识 | 第33-34页 |
4.1.3 弘扬发展地域文化 | 第34页 |
4.1.4 传播湿地生态技术 | 第34-35页 |
4.2 科普宣教的原则 | 第35-36页 |
4.2.1 保护优先原则 | 第35页 |
4.2.2 科学恢复原则 | 第35页 |
4.2.3 以人为本原则 | 第35-36页 |
4.2.4 合理利用原则 | 第36页 |
4.2.5 可持续性原则 | 第36页 |
4.2.6 大众需求原则 | 第36页 |
4.3 科普宣教的要求 | 第36-37页 |
4.4 科普宣教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4.4.1 生态设计 | 第37页 |
4.4.2 结构设计 | 第37-38页 |
4.4.3 逻辑设计 | 第38页 |
4.5 科普宣教设计内容 | 第38-46页 |
4.5.1 博览展示 | 第38-42页 |
4.5.1.1 基础认识 | 第38-39页 |
4.5.1.2 内容方法 | 第39-42页 |
4.5.2 参与体验 | 第42-44页 |
4.5.2.1 基础认识 | 第42页 |
4.5.2.2 内容方法 | 第42-44页 |
4.5.3 解说系统 | 第44页 |
4.5.3.1 基础认识 | 第44页 |
4.5.3.2 设计要求 | 第44页 |
4.5.4 活动材料 | 第44-46页 |
4.5.4.1 宣教活动 | 第44-45页 |
4.5.4.2 宣教材料 | 第45-46页 |
5 案例研究——湖州叶家漾湿地公园 | 第46-80页 |
5.1 项目背景 | 第46-47页 |
5.2 项目概况 | 第47-49页 |
5.2.1 设计范围 | 第47-48页 |
5.2.2 现状分析 | 第48-49页 |
5.2.2.1 水体现状 | 第48页 |
5.2.2.2 植物现状 | 第48-49页 |
5.2.2.3 设施现状 | 第49页 |
5.3 设计导则 | 第49-50页 |
5.3.1 项目定位 | 第49页 |
5.3.2 设计理念 | 第49-50页 |
5.4 总体布局 | 第50-56页 |
5.4.1 总平面图 | 第50-51页 |
5.4.2 功能分区 | 第51-52页 |
5.4.2.1 生态保育区 | 第51-52页 |
5.4.2.2 生态恢复区 | 第52页 |
5.4.2.3 科普宣教区 | 第52页 |
5.4.2.4 合理利用区 | 第52页 |
5.4.2.5 管理服务区 | 第52页 |
5.4.3 视线分析 | 第52-54页 |
5.4.4 水循环分析 | 第54页 |
5.4.5 交通分析 | 第54-55页 |
5.4.6 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 第55-56页 |
5.5 科普宣教专题设计 | 第56-80页 |
5.5.1 设计方法 | 第57-61页 |
5.5.1.1 生态设计 | 第57-58页 |
5.5.1.2 结构设计 | 第58-59页 |
5.5.1.3 逻辑设计 | 第59-61页 |
5.5.2 详细设计 | 第61-72页 |
5.5.2.1 博览展示 | 第61-67页 |
5.5.2.2 参与体验 | 第67-69页 |
5.5.2.3 解说系统 | 第69-72页 |
5.5.2.4 活动材料 | 第72页 |
5.5.3 专项设计 | 第72-80页 |
5.5.3.1 乐鱼居文化馆设计 | 第72-74页 |
5.5.3.2 叶家漾栈道设计 | 第74-75页 |
5.5.3.3 知鱼廊设计 | 第75-76页 |
5.5.3.4 生态浮岛、船岛设计 | 第76-77页 |
5.5.3.5 观鸟台设计 | 第77-78页 |
5.5.3.6 入口景墙设计 | 第78-79页 |
5.5.3.7 察鱼廊设计 | 第79-80页 |
6 结语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6.2 讨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图片索引 | 第85-88页 |
个人简介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