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美学风格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立意 | 第1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创新立意 | 第11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一、大陆青春电影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青春电影的发展流变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别样青春:青春电影的主题风格 | 第13-28页 |
第一节 言说残酷青春映现迷失人生 | 第13-16页 |
一、表象:残酷凛冽的青春物语 | 第14-15页 |
二、本质:迷失人生的自省与忏悔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青涩、纯美的爱情 | 第16-18页 |
一、青涩懵懂的爱情萌芽 | 第16-17页 |
二、纯美哀婉的青春爱情 | 第17-18页 |
第三节 观照个体成长突显励志青春 | 第18-21页 |
一、个体的成长:矛盾与冲突的化解 | 第19页 |
二、励志的青春:实现和破灭的梦想 | 第19-21页 |
第四节 忆青春珍贵叹成长无奈 | 第21-24页 |
一、追忆:逝去时光的珍贵 | 第21-22页 |
二、埋葬:青春成长的无奈 | 第22-24页 |
第五节 “真实人物”的困惑与执着 | 第24-28页 |
一、困惑:自我身份的消解 | 第24-25页 |
二、执着:不甘平庸的反抗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光影流年:青春影像的叙事风格 | 第28-41页 |
第一节 恰切的叙事语言:温暖的青春记忆 | 第28-31页 |
一、光影造型的暖人画面 | 第28-29页 |
二、音乐语言的恰切表达 | 第29-30页 |
三、色彩影调的全新呈现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混合的叙事结构:过去与现实的交融 | 第31-34页 |
一、蒙太奇剪辑的叙事张力 | 第31-32页 |
二、倒叙与插叙的交叉安排 | 第32-34页 |
第三节 留白的叙事技巧:情感怀旧的集体记忆 | 第34-41页 |
一、时代符号的象征意义 | 第34-35页 |
二、历史性事件的想象怀旧 | 第35-36页 |
三、地理空间的巧妙安排 | 第36-41页 |
第四章 似梦青春:青春语境的意蕴风格 | 第41-51页 |
第一节 个体自我意识的反抗与认同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残酷青春“本真的缺席与迷失”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消费社会下的女性消费观 | 第44-46页 |
第四节 光影青春的话语表述 | 第46-49页 |
一、自我凝望:怀旧基调下的地域风情 | 第46-48页 |
二、他者表述:父辈形象的权利话语 | 第48-49页 |
三、大众视角:青春时代追忆的获得 | 第49页 |
第五节 “青春梦”“中国梦”的理想一代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1-5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1-53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