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8-9页
一、民间借贷的法理分析第9-14页
    (一)民间借贷在法律层面的基本特征第9-10页
        1、民间借贷的涵义第9页
        2、民间借贷的基本特点第9-10页
        3、借贷的期限长期化,借贷的形式灵活第10页
        4、借贷利率趋向市场化第10页
    (二)民间借贷活动中法律关系与类似法律关系的不同第10-11页
        1、非法集资与民间借贷的区别第10-11页
        2、民间借贷与高利贷的区别第11页
    (三)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法律现状第11-14页
        1、借贷采用的外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第11-12页
        2、系列案件多第12页
        3、当事人应诉率低、案件保全申请率高第12页
        4、民间借贷利率增高,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相互交织,刑民交叉日益增多第12-14页
二、民间借贷案件争议的法律问题分析第14-20页
    (一)借贷纠纷在性质方面更加复杂第14-15页
        1、以借据作为其他法律关系的结算凭证第14页
        2、以委托理财合同、买卖合同外观出现的借贷行为第14-15页
        3、准确确定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诉讼主体和责任主体第15页
    (二)案件事实认定复杂第15-16页
        1、提供转账凭证,但并无相应借据第15-16页
        2、有借条但无任何转款凭证的情形第16页
    (三)举证责任的分配第16页
    (四)夫妻共同债务难以认定第16-18页
    (五)民间借贷利息的保护争议较大第18页
    (六)诉讼时效的适用及虚假诉讼难以防范第18-20页
三、民间借贷案件审理瓶颈的原因分析第20-23页
    (一)法制不健全,法律滞后第20-21页
    (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第21页
    (三)金融监管缺乏第21-23页
四、间借贷案件审理争议的应对与完善第23-33页
    (一)准确辨析借贷合同效力、甄别法律关系第23-24页
        1、法律关系中借据凭证的认定第23页
        2、以买卖名义的借贷或委托理财事项的认定第23-24页
    (二)深化民间借贷利率的进一步规范,依法保护利息第24-25页
        1、预先扣除利息或利息计入本金的审查第24页
        2、借贷双方多次更新借条复利方式计算利息第24页
        3、多种违约责任并存的处理第24页
        4、未约定借款利息以及已支付的高额利息的处理第24-25页
    (三)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准确认定借款事实第25-26页
        1、一般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第25-26页
        2、特殊案件举证责任的承担第26页
    (四)谨慎审查夫妻共同债务第26-29页
        1、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应当统一第26-27页
        2、夫妻共同债务举证规则合理化第27-28页
        3、引入家事代理权制度第28-29页
    (五)严格审查虚假诉讼第29-30页
        1、对当事人自认证据效力应予以严格认定第29-30页
        2、准确运用调解制度,合理把握处分原则适用第30页
    (六)慎重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第30-31页
    (七)加强、完善金融监管,搭建完善融资平台、规范民间借贷第31-33页
        1、拓宽并完善投资的渠道第31页
        2、充分发挥民间借贷利率的杠杆调节作用第31-32页
        3、加强信息披露、建立风险联动机制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费者社会责任
下一篇: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