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达尔多元民主思想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三、文章的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达尔多元民主思想的形成 | 第18-27页 |
第一节 达尔多元民主思想兴起的时代背景 | 第18-20页 |
一、20 世纪的政治变迁呼唤民主思想的嬗变 | 第18-19页 |
二、蓬勃发展的利益集团推动政治多元化发展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达尔多元民主思想兴起的学术背景 | 第20-22页 |
一、主权在民的虚伪性被揭露 | 第20-21页 |
二、古典自由主义备受质疑 | 第21页 |
三、平等的伪善性被批判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达尔多元民主形成思想渊源 | 第22-27页 |
一、麦迪逊式民主与平民主义民主 | 第22-24页 |
二、功利主义与团体人格理论 | 第24-25页 |
三、社会制衡理论与精英民主理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达尔多元民主思想内容 | 第27-40页 |
第一节 多元民主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第27-30页 |
一、理想民主 | 第27-29页 |
二、现实民主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社会制衡理论 民主思想研究的新视角 | 第30-33页 |
一、达尔社会制衡理论的主张 | 第30-32页 |
二、达尔社会制衡理论的意义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达尔多元民主视野下的政治平等 | 第33-36页 |
一、政治平等是民主的内在逻辑 | 第33-35页 |
二、政治平等源于公民自我统治能力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影响民主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 第36-40页 |
一、民选官员对军队和警察的有效控制 | 第36-37页 |
二、国家不存在文化冲突或文化冲突较弱 | 第37页 |
三、不存在敌视民主国家干涉 | 第37-38页 |
四、拥有现代化的市场经济 | 第38-39页 |
五、国民拥有坚定的民主信仰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达尔多元民主思想的缺陷 | 第40-46页 |
第一节 多元民主的“四大困境” | 第40-42页 |
一、关于“固化不平等” | 第40页 |
二、关于“扭曲公民意识” | 第40-41页 |
三、关于“歪曲公共议程” | 第41-42页 |
四、关于“让渡最终控制” | 第42页 |
第二节 多元民主的“五组难题” | 第42-46页 |
一、权利与功利 | 第42-43页 |
二、排他的公民总体与包容的公民总体 | 第43-44页 |
三、个人平等与组织平等 | 第44页 |
四、多样性与一致性 | 第44-45页 |
五、集权与分权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达尔对多元民主思想的修正 | 第46-52页 |
第一节 经济民主 突破多元民主的思想困境 | 第46-49页 |
一、经济民主的基本内涵 | 第46-47页 |
二、经济民主的优越性 | 第47-49页 |
第二节 更多民主 走更多民主的道路 | 第49-52页 |
一、多元民主缺陷的原因 | 第49-50页 |
二、走更多民主的道路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达尔多元民主思想评析 | 第52-59页 |
第一节 达尔多元民主思想中的合理因素 | 第52-54页 |
一、明确提出理想民主标准 | 第52-53页 |
二、重视组织在多元民主国家中作用 | 第53页 |
三、发展社会制衡思想 | 第53-54页 |
第二节 达尔多元主义民主思想的价值 | 第54-56页 |
一、思想承上启下 | 第54-55页 |
二、揭示西方民主的实质 | 第55-56页 |
第三节 达尔多元民主思想的局限性 | 第56-59页 |
一、多元民主存在两面性 | 第56-57页 |
二、片面认识国家性质 | 第57-58页 |
三、经济民主存在缺陷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