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整合素活性、亲和力的变化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第10-15页 |
1.1.1 细胞迁移中整合素活性与亲和力的变化 | 第10-11页 |
1.1.2 调节整合素亲和力的信号分子 | 第11-12页 |
1.1.3 细胞定向移动后缘解黏附涉及的信号分子 | 第12-13页 |
1.1.4 细胞迁移与整合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 | 第13-15页 |
1.1.5 整合素通过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类的调节影响细胞迁移 | 第15页 |
1.2 整合素介导的细胞增殖 | 第15-17页 |
1.3 整合素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第17-18页 |
1.4 整合素和体内浸润性生长的关系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野生型rLj-RGD2及其突变体rLj-738、rLj-739、rLj-740、rLj-741的基因合成与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及鉴定 | 第20-32页 |
2.1 材料及试剂 | 第20页 |
2.2 方法 | 第20-25页 |
2.2.1 4个突变体目的基因的合成 | 第20页 |
2.2.2 提取4个突变体目的基因质粒 | 第20-21页 |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1页 |
2.2.4 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表达菌中 | 第21-22页 |
2.2.5 提取阳性转化菌的质粒并做基因测序检验 | 第22页 |
2.2.6 对4种突变体菌进行不同时间和温度梯度的IPTG诱导 | 第22-23页 |
2.2.7 4种突变体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第23-24页 |
2.2.8 Tricine-SDS PAGE电泳 | 第24-25页 |
2.2.9 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纯化蛋白浓度 | 第25页 |
2.3 结果 | 第25-30页 |
2.3.1 野生型Lj-RGD2氨基酸序列及序列比对分析 | 第25-26页 |
2.3.2 突变体Lj-738、Lj-739、Lj-740以及Lj-741的cDNA序列合成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 第26-28页 |
2.3.3 目的基因质粒的提取及目的基因表达菌的转化 | 第28页 |
2.3.4 基因重组蛋白rLj-RGD2、rLj-738、rLj-739、rLj-740以及rLj-741进行IPTG的诱导表达 | 第28-29页 |
2.3.5 基因重组蛋白rLj-RGD2、rLj-738、rLj-739、rLj-740以及rLj-741的纯化及鉴定 | 第29页 |
2.3.6 绘制蛋白标准曲线及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29-30页 |
2.4 讨论 | 第30-31页 |
2.5 结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野生型rLj-RGD2及其突变体rLj-738、rLj-739、rLj-740、rLj-741对Lewis细胞生物活性及部分机制的研究 | 第32-51页 |
3.1 材料及试剂 | 第32页 |
3.2 方法 | 第32-37页 |
3.2.1 细胞培养 | 第32页 |
3.2.2 细胞增殖实验 | 第32-33页 |
3.2.3 Lewis细胞的迁移实验 | 第33页 |
3.2.4 Lewis细胞的浸润实验 | 第33-34页 |
3.2.5 rLj-RGD2及其4种突变体蛋白对Lewis细胞骨架的作用 | 第34页 |
3.2.6 rLj-RGD2及其4种突变体蛋白对Lewis细胞凋亡的作用 | 第34-35页 |
3.2.7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35-37页 |
3.3 结果 | 第37-48页 |
3.3.1 rLj-RGD2及其4种突变体蛋白对由bFGF诱导的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37-39页 |
3.3.2 Lewis细胞的迁移实验 | 第39-41页 |
3.3.3 Lewis细胞的浸润实验 | 第41-42页 |
3.3.4 rLj-RGD2及其4种突变体蛋白对Lewis细胞骨架的作用 | 第42-45页 |
3.3.5 rLj-RGD2及其4种突变体蛋白对Lewis细胞凋亡的作用 | 第45-46页 |
3.3.6 rLj-RGD2及其4种突变体蛋白对Lewis细胞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46-48页 |
3.4 讨论 | 第48-50页 |
3.5 结论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51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A Lj-RGD2、Lj-738、Lj-739、Lj-740、Lj-741基因与载体pET-23b连接示意图 | 第57-58页 |
附录B 突变体Lj-738、Lj-739、Lj-740、Lj-741基因测序结果图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