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实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提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1. 导论第15-20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5-17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第17-18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贡献第18-20页
2. 企业融资理论和融资约束研究回顾第20-27页
   ·企业融资理论第20-23页
     ·Modigliani和Miller的资本结构无关论第21页
     ·权衡理论(The Trade-off Theory)第21-22页
     ·优序融资理论(The Pecking-Order Theory)第22-23页
   ·融资约束问题研究回顾第23-27页
     ·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第23-24页
     ·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影响第24-27页
3 融资约束、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27-47页
   ·问题的提出第27-30页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0-32页
   ·数据、变量与计量方法第32-38页
     ·数据第32-34页
     ·变量及其度量第34-36页
     ·计量方法第36-37页
     ·主要变量描述统计第37-38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债务融资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38-40页
     ·融资约束、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40-42页
     ·债务融资、市场化程度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42页
   ·稳健性检验第42-46页
     ·使用标准化的资产负债率第42-44页
     ·使用中类作为行业划分标准第44页
     ·其他稳健性检验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4. 融资环境与中国私营部门生产率:区域金融发展视角第47-67页
   ·问题的提出第47-49页
   ·文献回顾第49-51页
     ·中国私营部门的生产效率第49-50页
     ·金融发展与资本积累和要素生产率第50-51页
   ·中国私营部门的生产效率:1998—2007第51-57页
     ·数据第52-53页
     ·生产函数变量与单要素生产率第53-55页
     ·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边际生产率第55-57页
   ·区域金融发展与中国私营部门的生产效率第57-64页
     ·金融发展指标构建第57-60页
     ·区域金融发展与私营企业的生产效率第60-64页
   ·小结第64-65页
   ·本章附录第65-67页
5. 融资约束、产品市场竞争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第67-89页
   ·问题的提出第67-70页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70-72页
     ·融资约束、公司经营风险与公司股利政策第70-71页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经营风险第71-72页
     ·融资约束、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股利政策第72页
   ·数据、变量及实证方法第72-77页
     ·数据第72-73页
     ·变量及其度量第73-76页
     ·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第76-77页
     ·实证方法第77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77-88页
     ·融资约束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第78-80页
     ·融资约束、产品市场竞争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第80-87页
     ·实证结果总结和稳健性检验第87-88页
   ·小结第88-89页
6. 融资约束与公司股票表现: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第89-118页
   ·问题的提出第89-92页
   ·数据第92-102页
     ·融资约束指数构造第93-95页
     ·多因子模型构造第95-100页
     ·股价同步性的度量第100-101页
     ·估计逆向选择成本第101-102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02-112页
     ·融资约束与公司股票收益率第102-106页
     ·融资约束与股价同步性第106-108页
     ·融资约束与股票交易的逆向选择成本第108-112页
   ·稳健性检验第112-116页
     ·使用其它流动性指标构造流动性因子第113-114页
     ·在股价同步性中加入行业因素第114-115页
     ·使用其它价差分解模型估计逆向选择成本第115-116页
   ·小结第116-118页
7. 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局限性第118-122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18-120页
   ·政策建议第120-121页
   ·研究局限性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5页
后记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138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效能结果研究
下一篇:企业内部监督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