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1-16页
    一、论题缘起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6页
第一章 沈从文与《大公报》概述第16-21页
    第一节 《大公报》及其副刊的发展第16-17页
    第二节 《大公报》“文人办报”的立场第17-18页
    第三节 沈从文和《大公报·文艺副刊》相互选择第18-21页
第二章 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第21-39页
    第一节 沈从文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变化第21-28页
        一、办报态度与副刊风格第21-22页
        二、新作者群第22-25页
        三、副刊容量:精致简约第25-28页
    第二节 严肃独立的文学观之实践阵地第28-35页
        一、京、海派论争的终结与后期京派的崛起第28-33页
        二、后期京派的文学观念与实践第33-35页
    第三节 纯文学的芳草地第35-39页
        一、本土文学与译介文学共同绽放第35-37页
        二、扶持新人第37-39页
第三章 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第39-53页
    第一节 一脉相承的编辑思想与办刊理念第39-43页
        一、另起炉灶,坚持经典第39-41页
        二、提携新人,开拓稿源第41-42页
        三、坚持不登杂文第42-43页
    第二节 自由包容的实践之路第43-53页
        一、专栏洋溢自由与活力第43-45页
        二、“刊中刊”彰显专业与厚重第45-49页
        三、大公报文艺奖金第49-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一:《大公报·文艺副刊》刊载年表第58-79页
附录二:《大公报·文艺》专栏及专刊刊载年表第79-90页
附录三:重要期数影印版(注:广告部分已裁剪)第90-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柔石小说对民俗的悲剧性书写
下一篇:从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看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以《斗车》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