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电源规划的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1.2.2 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网架规划的研究动态 | 第12页 |
| 1.2.3 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分布式电源接入智能配电网电源规划的研究 | 第15-23页 |
| 2.1 规划模型 | 第16-17页 |
| 2.2 组件模型 | 第17-19页 |
| 2.3 数字模型 | 第19-20页 |
| 2.4 启发式优化方法 | 第20-23页 |
| 第3章 分布式电源接入智能配电网电源规划的研究 | 第23-28页 |
| 3.1 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内的布点规划 | 第23-25页 |
| 3.2 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网扩展规划 | 第25-28页 |
| 第4章 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 | 第28-46页 |
| 4.1 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经济性评价要求和原则 | 第28页 |
| 4.2 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经济性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 4.3 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经济性评价方法 | 第29-33页 |
| 4.3.1 传统最小费用评价法 | 第29-30页 |
| 4.3.2 收益/成本评价方法 | 第30-31页 |
| 4.3.3 收益增量/成本增量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 4.3.4 利润驱动评价方法 | 第32页 |
| 4.3.5 可靠性与费用的帕累托曲线 | 第32-33页 |
| 4.4 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经济性评价模型建立 | 第33-45页 |
| 4.4.1 构建经济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34-37页 |
| 4.4.2 确定权重集 | 第37-42页 |
| 4.4.3 确定隶属度函数 | 第42-43页 |
| 4.4.4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3-4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规划实例研究 | 第46-61页 |
| 5.1 光伏发电量分析与并网方案设计 | 第46-51页 |
| 5.1.1 光伏发电量分析 | 第46-48页 |
| 5.1.2 光伏并网方案设计 | 第48-51页 |
| 5.2 不同产权分界点下的经济性评价分析 | 第51-59页 |
| 5.2.1 边界条件 | 第51-52页 |
| 5.2.2 经济性评价分析 | 第52-57页 |
| 5.2.3 经济性综合评价分析 | 第57-59页 |
| 5.3 敏感性分析 | 第59-60页 |
| 5.4 综合评价结果 | 第6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