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歌剧艺术基本特点 | 第9-13页 |
一、音乐与戏剧的综合艺术 | 第9-11页 |
(一)歌剧意识 | 第9-10页 |
(二)歌剧的综合艺术 | 第10-11页 |
二、歌剧和话剧艺术的对比 | 第11-13页 |
(一)歌剧和话剧在时间运用上的对比 | 第11页 |
(二)歌剧和话剧在语言艺术上的对比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民族歌剧《白毛女》何以在历史的发展中经久不衰 | 第13-18页 |
一、中国民族歌剧成功探索的典范 | 第13-16页 |
(一)剧本的创作 | 第13-14页 |
(二)音乐的创作 | 第14-16页 |
二、2015 版歌剧《白毛女》的演出带来的启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剧本塑造人物形象 | 第18-32页 |
一、歌剧剧本的艺术特征 | 第18-22页 |
(一)歌剧艺术的整体性 | 第18-19页 |
(二)歌剧剧本的抒情性 | 第19-20页 |
(三)歌曲剧本结构的点与面 | 第20-22页 |
二、歌剧剧本的内容 | 第22-24页 |
(一)人物关系 | 第22页 |
(二)形象 | 第22-23页 |
(三)情节 | 第23页 |
(四)情感 | 第23-24页 |
三、歌剧《白毛女》剧本对于杨白劳形象的塑造 | 第24-31页 |
(一)根据戏剧主题设定人物命运 | 第24-26页 |
(二)设计具有音乐意义的情节,贯穿人物命运,塑造人物形象 | 第26-31页 |
注释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音乐塑造人物形象 | 第32-44页 |
一、音乐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32-35页 |
(一)音乐作曲中的“联觉”现象 | 第32-33页 |
(二)影响音乐形象的主要方面 | 第33-35页 |
二、歌剧《白毛女》中音乐对与杨白劳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35-43页 |
(一)歌剧中的音乐和人物形象 | 第35-36页 |
(二)杨白劳音乐形象的塑造 | 第36-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演员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44-51页 |
一、演员和人物 | 第44-46页 |
(一)演员的表演艺术 | 第44-45页 |
(二)演员塑造人物的方式 | 第45-46页 |
二、歌剧演员对杨白劳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46-50页 |
(一)演员对于戏剧形象的塑造 | 第46-48页 |
(二)演员对于音乐形象的塑造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