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导论 | 第6-9页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6-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8页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7-8页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8页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一、晚清民国时期的新疆石油工业 | 第9-13页 |
二、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时期的新疆石油工业 (1950-1954) | 第13-26页 |
(一)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的国内外背景 | 第13-15页 |
1、中苏石油公司成立的国内因素 | 第13-14页 |
2、中苏石油公司成立的国际背景 | 第14-15页 |
(二)中苏石油公司的成立 | 第15-17页 |
1、《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协定》的谈判与签订 | 第15页 |
2、中苏两国合办公司引起的风波 | 第15-17页 |
(三)中苏石油公司时期的主要活动 | 第17-26页 |
1、独山子油矿恢复生产的措施 | 第17-18页 |
2、中苏石油公司时期的生产情况 | 第18-23页 |
3、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结束 | 第23-24页 |
4、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历史贡献 | 第24-25页 |
5、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时期存在的不足 | 第25-26页 |
三、新疆石油管理局时期的新疆石油工业(1955-1960) | 第26-37页 |
(一)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 | 第28-31页 |
1、围绕要不要开发克拉玛依油田的争论 | 第28-29页 |
2、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 | 第29-31页 |
(二)克拉玛依油田的初步开发(1956—1958) | 第31-33页 |
1、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初步开采 | 第31-32页 |
2、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加工 | 第32-33页 |
(三)大跃进时期的克拉玛依油田(1958—1960) | 第33-36页 |
1、大跃进时期的克拉玛依油田生产情况 | 第33-35页 |
2、“大跃进”后克拉玛依油田生产面临的问题 | 第35-36页 |
(四)南疆地区的依奇克里克油田的开发 | 第36-37页 |
四、60 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克拉玛依油田 | 第37-41页 |
(一)60 年代油田调整的原因 | 第37-39页 |
1、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地质资料数量少、准确度低 | 第37-38页 |
2、在油田生产中采用放大油嘴的方法 | 第38页 |
3、严重的生产事故增多,对油田的破坏很大 | 第38-39页 |
(二)60 年代油田调整的措施 | 第39-41页 |
(三)油田调整的历史意义 | 第41页 |
五、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不足之处(1949—1966) | 第41-45页 |
(一)石油工业的主要成就 | 第41-44页 |
1、油品开发支援国家建设 | 第41-42页 |
2.石油人才的培养 | 第42-44页 |
3、石油勘探理论的创新 | 第44页 |
(二)石油工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