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现状及测度 | 第17-31页 |
2.1 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的历史沿革 | 第17-20页 |
2.1.1 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下的行政垄断演变 | 第17-18页 |
2.1.2 运营管理体制改革下的行政垄断演变 | 第18-19页 |
2.1.3 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下的行政垄断演变 | 第19-20页 |
2.2 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的现状 | 第20-21页 |
2.2.1 收费公路运营环节的政府管理 | 第20页 |
2.2.2 市场集中度低 | 第20-21页 |
2.2.3 收费公路经营企业运营成本高 | 第21页 |
2.3 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测度 | 第21-29页 |
2.3.1 关于行政垄断测度的研究 | 第22页 |
2.3.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2-24页 |
2.3.3 因子分析法模型构建 | 第24-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的影响分析 | 第31-39页 |
3.1 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的必然性与积极作用 | 第31页 |
3.2 微观层面影响分析--企业运营效率 | 第31-32页 |
3.3 产业层面影响分析--行业技术进步 | 第32-34页 |
3.3.1 指标选取 | 第32-33页 |
3.3.2 回归分析模型构建 | 第33-34页 |
3.4 宏观层面影响分析 | 第34-37页 |
3.4.1 收费公路行政垄断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2 收费公路行政垄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成因分析 | 第39-45页 |
4.1 收费公路行业属性决定了行政垄断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4.1.1 自然垄断性 | 第39页 |
4.1.2 资金密集性 | 第39-40页 |
4.1.3 基础性与社会公益性 | 第40页 |
4.1.4 网络经济性 | 第40页 |
4.2 管理体制改革不完善是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的直接原因 | 第40-41页 |
4.3 部门利益驱动是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的内部推动力 | 第41页 |
4.4 监管制度缺失是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的外部原因 | 第41-43页 |
4.4.1 监管职能错位,以政代管 | 第42页 |
4.4.2 监管职能交叉,责任主体不明确 | 第42页 |
4.4.3 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缺乏有效监督约束机制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的改革对策 | 第45-53页 |
5.1 完善收费公路管理体制 | 第45-47页 |
5.1.1 明确政府职能,合理划分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界限 | 第45-46页 |
5.1.2 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 第46-47页 |
5.1.3 大力推行特许经营制度 | 第47页 |
5.2 深化收费公路行业的产权改革,实现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 第47-49页 |
5.2.1 改革国有经济占主导的产权结构 | 第48页 |
5.2.2 加快政企分开,培育独立市场主体 | 第48-49页 |
5.2.3 放松进入规制,推进市场化改革 | 第49页 |
5.3 加强政府监管体制改革 | 第49-50页 |
5.3.1 设立专门的行政监管部门,实行政监分离 | 第49-50页 |
5.3.2 加强对收费公路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 | 第50页 |
5.3.3 优化监管执法队伍 | 第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