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悬教”--《女孝经》与《孝经》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7-20页 |
第一节 题目辨析 | 第7-10页 |
一、“悬”不作“吊挂”、“悬挂”解释 | 第7-9页 |
二、“悬”为“差别”之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 第10-17页 |
一、《孝经》的研究成果 | 第10-14页 |
二、《女孝经》的研究成果 | 第14-17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源流考析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孝经》的概况与《女孝经》的诞生 | 第20-26页 |
一、今古文《孝经》 | 第20-21页 |
二、《孝经》:从政教大典到伦理著作 | 第21-23页 |
三、唐玄宗删“闺门”章与《女孝经》的诞生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女诫》的影响与《女孝经》的流传 | 第26-30页 |
一、《女诫》对《女孝经》的影响 | 第26-28页 |
二、《女孝经》的流传情况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女孝经》与《孝经》的比较研究 | 第30-58页 |
第一节 《女孝经》对《孝经》的效法与发展 | 第31-39页 |
一、模仿《孝经》的篇章名目 | 第31-32页 |
二、写作手法的效法:以“开宗明义”章为例 | 第32-34页 |
三、“五等”之孝呈对应关系 | 第34-36页 |
四、诸章之名与实大同小异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孝的内涵相同 | 第39-48页 |
一、男、女之孝兼顾爱与敬 | 第39-43页 |
二、男、女之孝:尊祖敬宗 | 第43-48页 |
第三节 两经之差异及《女孝经》独特之处 | 第48-58页 |
一、妇人之孝——推类夫家 | 第48-51页 |
二、女孝之生理基础——为母者皆因胎身 | 第51-53页 |
三、男、女之孝:内外有别 | 第53-55页 |
四、妇人以忠、敬、悌、信侍奉夫君 | 第55-58页 |
第三章 “天地悬教”发微 | 第58-66页 |
第一节 天地悬教的理论与现实 | 第58-60页 |
一、男女无别 | 第58-59页 |
二、男女有别 | 第59-60页 |
第二节 形而上之思 | 第60-66页 |
一、男女有别效法天地之异 | 第60-62页 |
二、男、女之孝法则天、地之理 | 第62-66页 |
余论:天地悬教的永恒价值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