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社群--桑德尔正义之思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5-10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5-8页 |
1.1.1 国内研究现状及动态 | 第5-7页 |
1.1.2 国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第7-8页 |
1.2 问题的缘起 | 第8-10页 |
第一章 社群主义之正义 | 第10-17页 |
1.1 社群主义正义观的理论溯源 | 第10-13页 |
1.1.1 亚里士多德 | 第10-12页 |
1.1.2 黑格尔 | 第12-13页 |
1.2 社群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13-15页 |
1.3 桑德尔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自我的构成性 | 第17-23页 |
2.1 “原初状态”中的先验自我 | 第17-18页 |
2.2 自我优先性的悖谬 | 第18-20页 |
2.3 自我与目的的一体化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正义与善:正义内在于善 | 第23-36页 |
3.1 新契约论:一种普遍主义方法论的虚妄 | 第23-30页 |
3.1.1 新契约论是假设的、非历史的 | 第24-25页 |
3.1.2 纯粹的程序正义不能成立 | 第25-27页 |
3.1.3 新契约论是政治建构主义 | 第27-28页 |
3.1.4 源于历史主义的批判 | 第28-30页 |
3.2 正义内在于善 | 第30-36页 |
3.2.1 对正义优先性的批判 | 第30-34页 |
3.2.2 建立在公共善基础上的正义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正义与善:公益政治学 | 第36-43页 |
4.1 社会至善论 | 第36-40页 |
4.1.1 对国家价值中立论的批判 | 第36-37页 |
4.1.2 公共善对于社会秩序的规约 | 第37-38页 |
4.1.3 社会对个人天赋之应得基础的论证 | 第38-40页 |
4.2 公益政治学 | 第40-43页 |
4.2.1 对权利政治的批判 | 第40-41页 |
4.2.2 积极参与政治,促进公共善 | 第41-42页 |
4.2.3 道德教化与德性政治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