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特种塑料论文--特种性能塑料论文

改性丙烯酸酯类复合吸油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油品污染及有机物的处理方法第14-17页
        1.2.1 化学治理方法第15页
        1.2.2 物理治理法第15-17页
        1.2.3 生物治理方法第17页
    1.3 高吸油性树脂材料的研发趋势第17-23页
        1.3.1 高吸油性树脂的简单概述第17-18页
        1.3.2 高吸油性树脂的结构特性与种类划分第18-19页
        1.3.3 高吸油树脂的制备与分类第19-20页
        1.3.4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方法第20-22页
        1.3.5 高吸油性树脂的应用第22-23页
    1.4 国内外高吸油树脂的研究概况第23-25页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1.5.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1.5.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改性花状氧化锌复合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27-42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0页
        2.2.0 主要仪器第28页
        2.2.1 主要试剂第28页
        2.2.2 花状氧化锌微球的制备第28-29页
        2.2.3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花状氧化锌第29页
        2.2.4 改性花状氧化锌粉末复合丙烯酸酯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第29-30页
    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30-32页
        2.3.1 红外表征第30页
        2.3.2 接触角的测量第30-31页
        2.3.3 改性前后氧化锌的结构表征第31页
        2.3.4 氧化锌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第31页
        2.3.5 扫描电镜表征第31页
        2.3.6 吸油性能测定第31页
        2.3.7 复合吸油树脂水中除油第31-32页
        2.3.8 吸油树脂的再生性实验第3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2-41页
        2.4.1 红外谱图分析第32-33页
        2.4.2 静态接触角分析第33-34页
        2.4.3 XRD分析第34-35页
        2.4.4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第35-36页
        2.4.5 SEM分析第36-37页
        2.4.6 吸油树脂的吸油性能第37-39页
        2.4.7 水中除油能力第39-40页
        2.4.8 复合吸油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能第40-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疏水性海胆型二氧化锰复合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42-55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4页
        3.2.1 主要原料及仪器第43页
        3.2.2 海胆型二氧化锰的制备第43页
        3.2.3 海胆型二氧化锰的疏水性改性第43-44页
        3.2.4 疏水性海胆型二氧化锰复合高吸油树脂的合成第44页
    3.3 表征第44-46页
        3.3.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44-45页
        3.3.2 润湿性分析第45页
        3.3.3 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45页
        3.3.4 低温下吸附-脱附分析第45页
        3.3.5 扫描电镜(SEM)表征第45页
        3.3.6 复合吸油树脂的吸油性能测试第45页
        3.3.7 水中除油模拟实验第45页
        3.3.8 复合吸油树脂的重复使用性实验第45-4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6-54页
        3.4.1 改性前后纳米二氧化锰的FT-IR分析第46-47页
        3.4.2 改性前后二氧化锰疏水性分析第47-48页
        3.4.3 样品XRD表征分析第48页
        3.4.4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分析第48-49页
        3.4.5 扫描电镜(SEM)表征分析第49-51页
        3.4.6 复合吸油树脂的吸油倍率第51-52页
        3.4.7 水中除油模拟实验第52-53页
        3.4.8 复合吸油树脂的再生性实验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改性空心球二氧化锰复合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55-67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实验部分第55-57页
        4.2.1 主要原料第55-56页
        4.2.2 空心球二氧化锰的制备第56页
        4.2.3 空心球二氧化锰的疏水改性第56页
        4.2.4 改性空心球二氧化锰复合高吸油树脂的合成第56-57页
    4.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第57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7-65页
        4.4.1 样品的IR分析第57-58页
        4.4.2 静态接触角解析第58-59页
        4.4.3 空心球二氧化锰纳米粒子的XRD分析第59-60页
        4.4.4 空心球二氧化锰BET-BJH分析第60-61页
        4.4.5 样品的SEM分析第61-62页
        4.4.6 吸油树脂的吸油性能第62-64页
        4.4.7 复合吸油树脂除去水中浮油第64-65页
        4.4.8 复合吸油树脂的再生性能第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疏水性碳纳米管复合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67-80页
    5.1 引言第67页
    5.2 实验部分第67-69页
        5.2.1 主要原料第67页
        5.2.2 碳纳米管的疏水性处理第67-68页
        5.2.3 改性碳纳米管复合高吸油树脂的合成第68-69页
    5.3 表征与性能测试第69-70页
        5.3.1 样品的FTIR测试第69页
        5.3.2 静态接触角的测定第69页
        5.3.3 多壁碳纳米管的XRD测定第69页
        5.3.4 多壁碳纳米管的BET-BJH测量第69-70页
        5.3.5 样品的扫描电镜(SEM)分析第70页
        5.3.6 吸油树脂的吸油性能的测定第70页
        5.3.7 水中除油模拟实验第70页
        5.3.8 吸油树脂的再生性实验第70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70-79页
        5.4.1 样品的FT-IR谱图解析第70-71页
        5.4.2 疏水性能分析第71-72页
        5.4.3 多壁碳纳米管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72-73页
        5.4.4 样品的BET-BJH分析第73-74页
        5.4.5 样品的结构与形貌第74-75页
        5.4.6 复合树脂的吸油性能测试第75-77页
        5.4.7 水中除油性能第77-78页
        5.4.8 复合吸油树脂的重复吸油测试第78-79页
    5.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结论第80-81页
    6.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脱土层间化合物在聚合物中的阻燃作用研究
下一篇:替卡格雷合成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