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状况分析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1-13页 |
第2章 雀替的符号化视觉语言 | 第13-21页 |
2.1 雀替的种类及类型 | 第13-15页 |
2.2 雀替的题材和装饰纹样 | 第15-17页 |
2.2.1 动物题材 | 第15-16页 |
2.2.2 植物题材 | 第16页 |
2.2.3 人物题材 | 第16-17页 |
2.2.4 器物题材 | 第17页 |
2.3 雀替的雕刻艺术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河北典型建筑上雀替的艺术特征 | 第21-27页 |
3.1 河北典型建筑元素“雀替”的艺术审美特征 | 第21-22页 |
3.1.1 写实特征 | 第21页 |
3.1.2 抽象特征 | 第21-22页 |
3.2 河北典型建筑元素“雀替”的实用价值 | 第22页 |
3.3 河北典型建筑元素“雀替”的审美价值 | 第22-24页 |
3.3.1 自然之美 | 第22-23页 |
3.3.2 规则之美 | 第23页 |
3.3.3 意境之美 | 第23-24页 |
3.4 河北典型建筑元素“雀替”的文化内涵 | 第24-25页 |
3.4.1 宣扬人伦的儒学礼制 | 第24-25页 |
3.4.2 祈求福禄的吉祥理念 | 第25页 |
3.4.3 多子多福的传统愿望 | 第2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4章 雀替在戏剧服装设计的表达探索 | 第27-29页 |
4.1 戏剧服装设计在演出中的运用 | 第27-28页 |
4.2 雀替用于戏剧服装的设计思考 | 第2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5章 河北典型建筑元素“雀替”在戏剧服装中的运用 | 第29-35页 |
5.1 雀替在戏剧服装款式造型上的运用 | 第29-30页 |
5.1.1 款式造型的再创造运用 | 第29页 |
5.1.2 平面造型转向立体造型的运用 | 第29页 |
5.1.3 局部造型的设计运用 | 第29-30页 |
5.2 雀替在戏剧服装色彩上的运用 | 第30-31页 |
5.2.1 服装色彩对角色人物心理的暗示性 | 第30页 |
5.2.2 服装色彩创造气氛的力量 | 第30页 |
5.2.3 服装色彩对剧情推进发展的影响 | 第30-31页 |
5.3 雀替在戏剧服装材质上的运用 | 第31页 |
5.3.1 材质肌理感在设计中的运用 | 第31页 |
5.3.2 材质面料上的二次创作 | 第31页 |
5.4 雀替在戏剧服装上的纯装饰性 | 第31-32页 |
5.5 雀替在戏剧化妆造型上的探索运用 | 第32-33页 |
5.5.1 化妆上的效果 | 第32页 |
5.5.2 特效塑型化妆的效果 | 第32-3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6章 设计实例 | 第35-41页 |
6.1 河北典型建筑上雀替在戏剧服装中的运用 | 第35页 |
6.2 创作灵感来源 | 第35页 |
6.3 设计作品探索与实践 | 第35-40页 |
6.3.1 设计作品效果图 | 第35-37页 |
6.3.2 设计作品色彩和面料 | 第37页 |
6.3.3 设计制作过程 | 第37-38页 |
6.3.4 设计作品及细节展示 | 第38-4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