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源型STATCOM的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1 绪论 | 第6-15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6-9页 |
| 1.2 STATCOM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2.1 STATCOM国外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 1.2.2 STATCOM国内应用现状 | 第10-12页 |
| 1.3 电流源型STATCOM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1.4.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2 电流源型STATCOM的工作原理与数学建模 | 第15-21页 |
| 2.1 电流源型STATCOM的拓扑结构 | 第15页 |
| 2.2 电流源型STATCOM的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 2.3 电流源型STATCOM的数学建模 | 第17-2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电流源型STATCOM的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 第21-34页 |
| 3.1 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 | 第21-25页 |
| 3.2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设计 | 第25-26页 |
| 3.3 遗传算法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设计中的应用 | 第26-30页 |
| 3.3.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 3.3.2 遗传算法的实现 | 第27-30页 |
| 3.4 粒子群算法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设计中的应用 | 第30-33页 |
| 3.4.1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 第30页 |
| 3.4.2 粒子群算法的实现 | 第30-33页 |
| 3.5 两种算法的对比 | 第33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4 电流源型STATCOM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34-46页 |
| 4.1 仿真模型及参数确定 | 第34-35页 |
| 4.2 静态无功补偿 | 第35-41页 |
| 4.2.1 遗传算法实现 | 第35-38页 |
| 4.2.2 粒子群算法实现 | 第38-41页 |
| 4.3 动态无功补偿 | 第41-4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电流源型STATCOM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46-59页 |
| 5.1 主电路设计 | 第47-48页 |
| 5.2 信号采集和相位检测电路设计 | 第48-50页 |
| 5.3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第50页 |
| 5.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0-53页 |
| 5.4.1 主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 5.4.2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 5.4.3 ECAP和EPWM动作设定 | 第52-53页 |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8页 |
| 5.5.1 驱动脉冲信号的生成 | 第53-54页 |
| 5.5.2 补偿感性无功 | 第54-56页 |
| 5.5.3 补偿容性无功 | 第56-58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