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自然常识论文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实践研究--以重庆市小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学术意义第8-9页
        1.2.2 实用意义第9页
    1.3 研究目的第9页
    1.4 研究内容第9页
    1.5 研究方法第9-11页
        1.5.1 课堂观察法第9-10页
        1.5.2 调查研究法第10页
        1.5.3 课例研究法第10-11页
2 研究综述第11-18页
    2.1 科学教育研究综述第11-12页
    2.2 小学科学课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2-14页
        2.2.1 小学科学课概念界定第12-13页
        2.2.2 小学科学课的研究第13-14页
    2.3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综述第14-16页
        2.3.1 教学设计能力概念界定第14-15页
        2.3.2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第15-16页
    2.4 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综述第16-17页
    2.5 述评第17-18页
3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研究第18-28页
    3.1 调查目的第18页
    3.2 调查对象第18页
    3.3 调查方法第18-19页
    3.4 调查过程第19-20页
    3.5 研究结果第20-25页
        3.5.1 教师基本情况第20-21页
        3.5.2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第21-25页
    3.6 现状分析第25-28页
        3.6.1 教学设计理念呈现学科割裂倾向,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第25页
        3.6.2 教学目标设计重视基础知识,轻视思维与技能的培养第25-26页
        3.6.3 教学过程设计重视程序性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第26页
        3.6.4 教学方式设计照搬传统课堂模式,难以跟上新技术的发展第26-27页
        3.6.5 教学活动设计强调知识的正确性,缺少让学生试误性的探究学习第27页
        3.6.6 教学评价设计突出教师主体评价,缺少让学生自主评价的机会第27-28页
4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对策第28-32页
    4.1 教学设计理念应打破学科壁垒,重视学科间的知识融合第28页
    4.2 教学目标设计应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第28-29页
    4.3 教学过程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凸显生活化课堂第29-30页
    4.4 教学方式设计要注重灵活多样原则,关注新媒体运用第30页
    4.5 教学活动设计应鼓励试误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第30-31页
    4.6 教学评价设计应树立多元评价意识,关注学生自我与同伴评价第31-32页
5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课例研究第32-39页
    5.1 案例一:《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第32-34页
    5.2 案例二:电能可以转换成磁能—电磁铁教学设计第34-39页
6 总结第39-41页
    6.1 研究内容总结第39页
    6.2 研究过程的反思第39-40页
    6.3 研究的进一步展望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57页
    A.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调查第45-46页
    B. 小学科学课教师教学设计课堂观察案例分析第46-54页
    C. 小学科学课教师访谈提纲与结果第54-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声乐基础教育多元化的发展与提升
下一篇:关于合唱活动在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中地位与作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