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氟硅酸的综合利用 | 第13-14页 |
1.1.1 氟硅酸的性质 | 第13页 |
1.1.2 氟硅酸的综合利用 | 第13-14页 |
1.2 MFI结构分子筛的研究 | 第14-18页 |
1.2.1 MFI分子筛的结构和类型 | 第14-15页 |
1.2.2 ZSM-5 分子筛的绿色合成方法 | 第15-16页 |
1.2.3 杂原子ZSM-5 分子筛的性质 | 第16-18页 |
1.2.4 MFI结构分子筛在催化C9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8-21页 |
第2章 实验 | 第21-35页 |
2.1 试验方法 | 第21-30页 |
2.1.1 原料及仪器 | 第21-22页 |
2.1.2 二氧化硅的合成 | 第22-24页 |
2.1.3 ZSM-5 分子筛的合成 | 第24页 |
2.1.4 B-ZSM-5 分子筛的合成 | 第24-25页 |
2.1.5 B-ZSM-5 分子筛的脱硼补铝改性 | 第25-26页 |
2.1.6 MFI结构分子筛催化活性评价 | 第26-30页 |
2.1.6.1 催化实验条件 | 第26页 |
2.1.6.2 催化活性测试 | 第26-27页 |
2.1.6.3 转化率及选择性的计算 | 第27-30页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0-35页 |
2.2.1 氟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2.2.2 X射线衍射法(XRD) | 第31-32页 |
2.2.3 热重分析仪(TG) | 第32页 |
2.2.4 比表面积测试仪(BET) | 第32页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2页 |
2.2.6 能谱仪(EDS) | 第32-33页 |
2.2.7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33-35页 |
第3章 氟硅酸制二氧化硅及氟化铵的工艺研究 | 第35-41页 |
3.1 氨化反应每步氨水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 第一步氨化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 第一步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3.4 第二步氨化条件对最终产物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二氧化硅的元素分析 | 第38-39页 |
3.6 氟化铵的XRD图谱 | 第39-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氟硅酸制二氧化硅合成ZSM-5 的工艺研究 | 第41-55页 |
4.1 硅源、铝源、氟源对合成ZSM-5 分子筛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 硅铝摩尔比对合成ZSM-5 分子筛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 晶化时间和方式对合成ZSM-5 分子筛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 模板剂对合成ZSM-5 分子筛的影响 | 第46-48页 |
4.5 氟化铵对合成ZSM-5 分子筛的影响 | 第48-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5章 氟硅酸制二氧化硅合成B-ZSM-5 的工艺研究 | 第55-65页 |
5.1 硅硼摩尔比与反应时间对合成B-ZSM-5 分子筛的影响 | 第55-58页 |
5.2 模板剂对合成B-ZSM-5 分子筛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 氟化铵对合成B-ZSM-5 分子筛的影响 | 第59-61页 |
5.4 铝同晶取代硼原子对杂原子B-ZSM-5 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6章 MFI结构分子筛催化活性评价 | 第65-75页 |
6.1 不同硅铝摩尔比的HZSM-5 分子筛催化反应 | 第65-68页 |
6.2 不同尺寸的HZSM-5 分子筛催化反应 | 第68-71页 |
6.3 B-HZSM-5 分子筛催化反应 | 第71-72页 |
6.4 铝同晶取代含硼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反应 | 第72-7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5-79页 |
7.1 结论 | 第75-77页 |
7.2 建议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