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与超越:庄子生命哲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9-23页 |
一、呼唤:《庄子》对哲学概念的诠释 | 第9-12页 |
二、超越:庄子生命哲学的终极背靠意义 | 第12-16页 |
三、视域:庄子生命哲学朝向未来意义的生成 | 第16-18页 |
四、机缘:庄子生命哲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选择 | 第18-23页 |
第一章 社会转型视域下庄子的心路历程动态观照 | 第23-48页 |
第一节 社会转型背景及视域 | 第25-29页 |
第二节 前期庄子的生存方式与精神状态动态观照 | 第29-38页 |
第三节 后期庄子的生存方式与精神状态动态观照 | 第38-44页 |
第四节 社会转型视域下庄子的政治思想观照 | 第44-48页 |
第二章 “真人”之品格 | 第48-64页 |
第一节 人的本质是精神自由的存在 | 第48-57页 |
第二节 “真人”之品格 | 第57-64页 |
第三章 对世人精神的呼唤 | 第64-76页 |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生命保真的呼唤 | 第64-72页 |
第二节 对当政者与老百姓全生保真的呼唤 | 第72-76页 |
第四章 破执、破界—通达道境道路的开辟 | 第76-99页 |
第一节 破执与解惑 | 第76-90页 |
第二节 破界——力行方式的选择 | 第90-95页 |
第三节 言与教——困境与选择 | 第95-99页 |
结语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附录:庄学研究历史回顾与先验批判 | 第106-130页 |
后记:研习哲学的机缘 | 第130-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