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信用卡诈骗罪认定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10页
一、使用非法信用卡行为的认定问题第10-17页
    (一)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第10-13页
        1. 关于这一行为当中“使用”内涵的界定第10-12页
        2. 既有“伪造”又有“使用”行为如何定性第12-13页
    (二) 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第13-15页
        1. “虚假的身份证明”的理解第14页
        2. 行为人使用他人身份证明存款取得借记卡并使用的,能否成立信用卡诈骗罪第14页
        3. 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是否包括以他人的身份证明挂失并骗领补办的信用卡第14-15页
    (三)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第15-17页
二、冒用他人信用卡行为的认定问题第17-24页
    (一) 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是否必须为真实有效的信用卡第17-18页
    (二) 冒用他人信用卡,以违反合法持卡人的意志为前提第18页
    (三) 捡拾他人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第18-24页
        1. 司法实践中的案例第18-20页
        2. 理论分析及认定第20-24页
三、恶意透支行为的认定问题第24-31页
    (一) 恶意透支的手法第24页
        1. 持卡人利用有效真卡恶意透支第24页
        2. 持卡人利用无效真卡异地巨额透支第24页
        3. 持卡人与他人合伙利用真卡异地恶意透支第24页
    (二) 恶意透支期限和数额的认定第24-26页
    (三) 认定恶意透支是否必须以“催收不还”为要件第26-28页
    (四) 恶意透支行为是否应当单独为罪第28-31页
        1. 恶意透支行为无诈骗罪的特征第28-29页
        2. 恶意透支与其他使用型信用卡诈骗比较第29-31页
四、盗窃并使用信用卡行为的认定问题第31-36页
    (一) 对盗窃并使用信用卡行为定性存在的理论争议第31-33页
    (二) 对盗窃并使用信用卡行为的定性应视“使用”的不同情形作不同的认定第33-36页
五、猜配信用卡密码通过网上银行转帐行为的定性第36-39页
    (一) 司法实践中的争议第36-37页
    (二) 猜配信用卡密码通过网上银行转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罪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3-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项激励性词汇教学实践研究
下一篇: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参数变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