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奶牛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 | 第12-16页 |
1.2.1 分子标记概述 | 第12-15页 |
1.2.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15-16页 |
1.3 奶牛产奶量相关QTL和基因的研究状况 | 第16-27页 |
1.3.1 奶牛产奶量相关微卫星等标记及QTL | 第16-18页 |
1.3.2 奶牛产奶量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1.4 奶牛隐性遗传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状况 | 第27-31页 |
1.4.1 脊椎畸形综合症(CVM) | 第27-29页 |
1.4.2 牛尿苷酸合酶缺乏症(DUMPS) | 第29-30页 |
1.4.3 奶牛进行性脑脊髓退化症(PDME) | 第30页 |
1.4.4 奶牛白血球粘连缺乏症(BLAD) | 第30-31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3 四个基因的SNP检测和产奶量的关联分析 | 第32-65页 |
3.1 材料 | 第32-34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4-44页 |
3.2.1 DNA的提取 | 第34-35页 |
3.2.2 基因组DNA质量和浓度的检测 | 第35页 |
3.2.3 PCR引物的溶解、反应程序、产物检测和PCR-SSCP分析 | 第35-37页 |
3.2.4 PCR产物的克隆回收测序 | 第37-39页 |
3.2.5 分子生物学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 | 第39页 |
3.2.6 分子标记位点的统计分析方法 | 第39页 |
3.2.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9-41页 |
3.2.8 四个候选基因SNP筛选及SNP检测 | 第41-4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4-60页 |
3.3.1 牛PRL基因SNP位点及其与产奶量关联分析 | 第44-49页 |
3.3.2 牛POU1F1基因SNP位点及其与产奶量关联分析 | 第49-52页 |
3.3.3 牛ERα基因SNP位点及其与产奶量关联分析 | 第52-55页 |
3.3.4 牛socs-2基因SNP位点及其与产奶量关联分析 | 第55-60页 |
3.4 讨论 | 第60-65页 |
3.4.1 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3.4.2 引物的选择 | 第61页 |
3.4.3 PCR-SSCP对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 第61-62页 |
3.4.4 候选基因多态性和性状关联分析 | 第62-65页 |
4 脊椎畸形综合症(CVM)的检测技术的建立、验证及其应用 | 第65-69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65页 |
4.2 CVM检测技术的建立 | 第65-67页 |
4.3 CVM检测技术的验证 | 第67页 |
4.4 脊椎畸形综合症(CVM)的检测技术的应用 | 第67-68页 |
4.5 讨论 | 第68-69页 |
5 小结 | 第69-70页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9页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69页 |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研究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