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证制度浅论
内容摘要 | 第2页 |
前言 | 第4-5页 |
第一章 质证的基本概念辨析 | 第5-7页 |
一、 证据的概念 | 第5-6页 |
二、 质证的概念 | 第6-7页 |
第二章 美德质证模式之比较 | 第7-20页 |
一、 美德两国质证模式发展概况 | 第7-9页 |
(一) 美国 | 第7-8页 |
(二) 德国 | 第8-9页 |
二、 两国质证制度之比较 | 第9-20页 |
(一) 证人证言的质证 | 第9-15页 |
1. 美国 | 第9-13页 |
2. 德国 | 第13-15页 |
(二) 物证、书证的质证 | 第15-17页 |
1. 美国 | 第15-16页 |
2. 德国 | 第16-17页 |
(三) 两国质证制度的特点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建立和完善我国质证制度的思考 | 第20-31页 |
一、 对我国质证制度改革的反思 | 第20-22页 |
二、 质证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22-31页 |
(一) 质证的主体 | 第22-25页 |
(二) 质证的客体 | 第25-28页 |
1. 证人出庭作证之改革 | 第26-28页 |
2. 鉴定人、勘验人出庭作证义务应明确 | 第28页 |
(三) 质证的内容 | 第28-31页 |
第四章 质证制度与相关程序保障 | 第31-38页 |
一、 质证与审前程序改革 | 第31-35页 |
二、 质证与举证时限的设置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书目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