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 为什么国际商事仲裁需要引进紧急仲裁员程序 | 第9-10页 |
1.2 我国引进紧急仲裁员程序的必要性分析 | 第10-11页 |
2. 紧急仲裁员程序的适用 | 第11-15页 |
2.1 启动紧急仲裁员程序的条件 | 第11-12页 |
2.1.1 不可挽回 | 第11页 |
2.1.2 损害最小 | 第11-12页 |
2.1.3 获得胜诉裁决的可能性大 | 第12页 |
2.2 适用紧急仲裁员程序的原则 | 第12-13页 |
2.2.1 自动原则 | 第12页 |
2.2.2 不妨碍司法救济原则 | 第12页 |
2.2.3 不涉及他方利益原则 | 第12页 |
2.2.4 平衡双方利益原则 | 第12-13页 |
2.3 紧急仲裁员的职能与法律地位 | 第13-15页 |
2.3.1 紧急仲裁员的主要职能 | 第13-14页 |
2.3.2 紧急仲裁员的法律地位 | 第14-15页 |
3. 我国紧急仲裁员程序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9页 |
3.1 我国仲裁庭发布临时救济措施权力的立法缺失 | 第15-17页 |
3.1.1 减损仲裁的保密性 | 第16页 |
3.1.2 法院过分依赖等额担保 | 第16页 |
3.1.3 可能导致双重担保 | 第16-17页 |
3.2 紧急仲裁决定在我国的执行力不明确 | 第17页 |
3.2.1 使仲裁规则对紧急仲裁员程序的规定流于形式 | 第17页 |
3.2.2 使我国国际商事仲裁无法与国际接轨 | 第17页 |
3.3 紧急仲裁决定承认与执行困难 | 第17-19页 |
3.3.1 紧急仲裁员所作决定的形式差异 | 第18页 |
3.3.2 紧急仲裁员所作决定的“终局性”存在争议 | 第18-19页 |
3.3.3 紧急仲裁员所做决定受各国国内法差异的影响 | 第19页 |
4. 借鉴国际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紧急仲裁制度 | 第19-26页 |
4.1 仲裁庭临时救济措施发布权问题 | 第19-22页 |
4.1.1 仲裁员临时救济措施发布权的国际立法经验 | 第19-21页 |
4.1.2 我国仲裁庭发布临时救济措施的立法建议 | 第21-22页 |
4.2 紧急仲裁决定国内执行模式探究 | 第22-24页 |
4.2.1 紧急仲裁决定的执行力探讨 | 第22-23页 |
4.2.2 紧急仲裁决定执行模式的国际经验 | 第23页 |
4.2.3 我国紧急仲裁决定执行模式的立法建议 | 第23-24页 |
4.3 承认与执行紧急仲裁决定问题 | 第24-26页 |
4.3.1《纽约公约》的适用 | 第24页 |
4.3.2 国际立法现状 | 第24-25页 |
4.3.3 对我国紧急仲裁决定得到外国承认执行的建议 | 第25-26页 |
5.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