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2-14页 |
2 劳务派遣:问题的提出 | 第14-18页 |
2.1 劳务派遣争议一案 | 第14-15页 |
2.2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2.3 劳务派遣的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3 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分析 | 第18-23页 |
3.1 劳务派遣的概念 | 第18-20页 |
3.2 劳务派遣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20-23页 |
3.2.1 职业介绍机构与劳务派遣机构 | 第20-21页 |
3.2.2 借调与劳务派遣 | 第21页 |
3.2.3 外包与劳务派遣 | 第21-23页 |
4 企业劳务派遣关系中劳动者权益受损现状 | 第23-31页 |
4.1 关于假外包、真派遣的问题 | 第23-24页 |
4.2 关于劳务派遣工退回问题 | 第24-27页 |
4.3 关于同工不同酬问题 | 第27-31页 |
5 机关、事业单位派遣关系中劳动者权益受损现状 | 第31-35页 |
5.1 机关、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现状 | 第31-32页 |
5.2 机关、事业单位劳务派遣问题 | 第32-35页 |
6 完善劳务派遣法律机制措施 | 第35-44页 |
6.1 细化同工同酬原则 | 第35-37页 |
6.2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劳务派遣退回机制 | 第37-38页 |
6.2.1 明确区分用工单位退回劳动者与派遣单位“解雇”劳动者 | 第37-38页 |
6.2.2 严格限制用工与派遣单位约定的退工情形 | 第38页 |
6.3 完善识别“假外包、真派遣”的相关规定 | 第38-41页 |
6.4 建立严格监管制度 | 第41-42页 |
6.5 细化机关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相关法律规定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