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1页 |
1.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1章 保护及传承瑶族传统舞蹈的意义 | 第14-23页 |
一、 瑶族传统舞蹈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 第14-16页 |
二、 贺州瑶族传统舞蹈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 第16-23页 |
(一) 贺州的地理环境及行政区域 | 第16页 |
(二) 贺州的历史文化 | 第16-17页 |
(三) 贺州瑶族的舞蹈及分布 | 第17-18页 |
(四) 贺州瑶族传统舞蹈的文化内涵 | 第18-23页 |
1. 有关瑶族生产劳作的舞蹈 | 第18-19页 |
2. 有关瑶族节日习俗的舞蹈 | 第19-20页 |
3. 有关瑶族祭祀活动的舞蹈 | 第20-23页 |
第2章 瑶族传统舞蹈的保护现状及教育传承情况 | 第23-31页 |
一、 贺州瑶族传统舞蹈的保护现状 | 第23-26页 |
(一) 贺州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绩 | 第23-25页 |
(二) 瑶族传统舞蹈保护面临的困境 | 第25-26页 |
1. 地理环境的改变 | 第25页 |
2. 主持传统节庆祭祀活动的师公逐年减少 | 第25页 |
3. 瑶文化传承人后继无人 | 第25-26页 |
二、 贺州瑶族传统舞蹈的教育传承情况 | 第26-31页 |
(一) 学校教育传承情况 | 第26-27页 |
(二) 家庭教育传承情况 | 第27-28页 |
(三) 社会教育传承情况 | 第28-29页 |
(四) 瑶族传统舞蹈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1. 执行力不足 | 第29页 |
2. 参与保护的社会氛围不浓 | 第29-30页 |
3. 保护瑶族传统舞蹈的经费不足 | 第30页 |
4. 缺少抢救和保护瑶族传统舞蹈的管理人才及专业人才 | 第30-31页 |
第3章 保护与传承瑶族传统舞蹈的对策 | 第31-36页 |
一、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营造社会良好氛围 | 第31页 |
二、 加强瑶族传统舞蹈教育传承 | 第31-36页 |
(一)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 第31-32页 |
(二) 利用高科技手段传承瑶族传统舞蹈 | 第32页 |
(三) 开发乡土教材、校本教材 | 第32-34页 |
(四) 培养人才,壮大瑶族传统舞蹈教育传承新生力量 | 第34-36页 |
1. 人才的培养应从青少年着手 | 第34页 |
2. 开展瑶族传统舞蹈专业人才教育 | 第34页 |
3. 创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机构 | 第34页 |
4. 师资培养方面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