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的应用论文

激光飞行打标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英文摘要第3页
第一章 激光飞行打标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第6-10页
    1.1 激光打标技术综述第6-7页
    1.2 激光打标系统的分类第7页
    1.3 激光打标系统的发展趋势第7-8页
    1.4 激光飞行打标技术的发展现状概况第8页
    1.5 激光飞行打标技术的应用前景第8-9页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第9-10页
第二章 激光飞行打标技术的理论研究第10-18页
    2.1 激光打标的作用原理第10页
    2.2 扫描头的控制第10-12页
    2.3 激光飞行打标的实现第12-18页
        2.3.1 振镜式打标方案第12-13页
        2.3.2 采用F-Theta透镜聚焦产生的“枕-桶型”失真及其校正第13-16页
        2.3.3 激光飞行打标的动态实时校正技术第16-18页
第三章 激光飞行打标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设计第18-30页
    3.1 激光飞行打标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8-19页
    3.2 激光器的选用第19-22页
        3.2.1 激光加工行业中常用激光器第19页
        3.2.2 GEM-30ACO2激光器简介第19-21页
        3.2.3 GEM-30ACO2激光器在系统中的使用第21-22页
    3.3 用于激光束移动的扫描头第22-24页
    3.4 基于DSP技术的PC机控制卡RTC第24-27页
        3.4.1 RTC3卡综述第24页
        3.4.2 RTC3在激光飞行打标系统中的使用第24-27页
    3.5 用于生产线的其它辅助电路的设计第27-30页
        3.5.1 生产线测速电路的设计第27-28页
        3.5.2 生产线外触发打标电路设计第28-30页
第四章 激光飞行打标系统的软件设计第30-51页
    4.1 激光飞行打标系统软件设计概述第30页
    4.2 RTC3卡的二次开发第30-33页
        4.2.1 矢量的坐标转换校正第30-32页
        4.2.2 软启动模式第32页
        4.2.3 列表缓存的工作方式第32-33页
        4.2.4 列表缓存中指令的结构化编程第33页
    4.3 面向操作人员的通用应用软件第33-47页
        4.3.1 应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划分及系统流程图第34-36页
        4.3.2 矢量型字符数据库的编写第36-37页
        4.3.3 激光飞行打标系统软件第37-43页
        4.3.4 系统的硬件参数设置第43-47页
    4.4 软件中主要参数的比较分析第47-51页
        4.4.1 激光束调制信号周期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打标效果第48页
        4.4.2 延时参数的优化第48-49页
        4.4.3 飞行校正中的比例因子第49-51页
第五章 激光飞行打标机整机的系统测试与分析第51-55页
    5.1 整机的系统测试第51-54页
        5.1.1 控制信号的可靠性和输出激光的稳定性第51-53页
        5.1.2 系统的飞行校正测试第53-54页
    5.2 整机的性能分析第54-55页
第六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第55-57页
    6.1 工作总结第55页
    6.2 工作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8-59页
附录第59-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百合鳞茎休眠过程中淀粉和蔗糖酶活性变化及ARF基因克隆
下一篇:紫外线UV-B辐射对神农香菊光合及芳香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