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支原体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mgc2基因的原核表达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38页 |
1.1 材料 | 第21-26页 |
1.1.1 菌株与质粒 | 第21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1.1.4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第22-26页 |
1.2 方法 | 第26-38页 |
1.2.1 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 | 第26-28页 |
1.2.2 鸡毒支原体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8-29页 |
1.2.3 鸡毒支原体mgc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29-38页 |
2 结果 | 第38-51页 |
2.1 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 | 第38-41页 |
2.1.1 分离结果 | 第38页 |
2.1.2 初步鉴定 | 第38-40页 |
2.1.3 PCR扩增及测序结果 | 第40-41页 |
2.2 鸡毒支原体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1-43页 |
2.2.1 不同引物的灵敏性检测 | 第41页 |
2.2.2 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1-42页 |
2.2.3 PCR反应的特异性试验 | 第42页 |
2.2.4 PCR反应的敏感性试验 | 第42-43页 |
2.2.5 临床应用 | 第43页 |
2.3 鸡毒支原体mgc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43-51页 |
2.3.1 突变前mgc2基因的扩增 | 第43-44页 |
2.3.2 重组质粒pMD/mgc2的鉴定 | 第44-45页 |
2.3.3 mgc2基因的突变结果 | 第45-47页 |
2.3.4 重组质粒pET/mgc2的鉴定 | 第47-48页 |
2.3.5 重组蛋白的SDS-PAGE结果 | 第48页 |
2.3.6 重组蛋白存在状态分析 | 第48页 |
2.3.7 重组质粒的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48页 |
2.3.8 蛋白的纯化及浓度测定 | 第48-49页 |
2.3.9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 第49-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3.1 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 | 第51-52页 |
3.2 鸡毒支原体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2-53页 |
3.3 鸡毒支原体mgc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53-54页 |
4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