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心理疏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2-16页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页
    (四)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14-16页
一、心理疏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关系解读第16-24页
    (一) 心理疏导第16-20页
        1. 心理疏导的含义第16页
        2. 心理疏导的内容第16-18页
        3. 心理疏导的特征第18-19页
        4. 心理疏导的方法第19-20页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20-22页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特征第20-21页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特征第21-22页
    (三) 心理疏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22-24页
        1. 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第22页
        2. 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第22-24页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疏导的必要性第24-28页
    (一) 大学生心理问题多样化趋向第24-26页
    (二)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第26-28页
        1. 过多地注重理论灌输第26页
        2. 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第26页
        3. 忽视隐性课程建设第26页
        4. 现代新方法元素的缺失第26-28页
三、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第28-38页
    (一) 有助于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第28-30页
        1. 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第28-29页
        2. 拓展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第29页
        3.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9-30页
    (二) 有助于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第30-34页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31页
        2. 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第31-32页
        3. 勇敢面对就业压力第32-34页
    (三)有助于化解不良的思想情绪第34-38页
        1. 指导学生进行认知调整第34-35页
        2. 引导学生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第35页
        3. 训练大学生大对负性情绪进行自我调节管理第35-38页
四、心理疏导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现状分析第38-46页
    (一) 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的成果第38-42页
        1. 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第38-39页
        2. 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39-40页
        3. 促进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第40-41页
        4. 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第41-42页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心理疏导功能所面临的问题第42-46页
        1.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轻视大学生心理疏导第42-43页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教条化的倾向严重第43页
        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缺乏心理疏导的实践经验第43-46页
五、优化心理疏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路径分析第46-54页
    (一)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认知水平第46-48页
        1. 确定心理疏导在思想转化中的引导作用第46-47页
        2. 完善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宗旨的心理疏导功能第47页
        3. 巩固以发展性内容为主的心理疏导内容体系第47-48页
    (二)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模式第48-51页
        1. 借助团体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共同成长第48-49页
        2. 通过朋辈群体心理疏导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第49-50页
        3. 借助网络心理疏导构架起大学生成长的绿色通道第50-51页
    (三)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效作用第51-54页
        1. 教师运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心理疏导第51页
        2. 运用价值干预理论开展心理疏导第51-52页
        3.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心理疏导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60页
后记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家治理视域下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
下一篇:对实现中国梦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