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可靠度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 子集模拟法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4 隧道工程的可靠度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2 常用的可靠度分析方法 | 第22-30页 |
2.1 蒙特卡罗法 | 第22-25页 |
2.1.1 样本点的产生 | 第22-23页 |
2.1.2 蒙特卡罗法的实现原理 | 第23-25页 |
2.1.3 蒙特卡罗法的特点 | 第25页 |
2.2 一次二阶矩法 | 第25-27页 |
2.2.1 均值一次二阶矩法 | 第25-26页 |
2.2.2 改进一次二阶矩法 | 第26-27页 |
2.2.3 一次二阶矩法的特点 | 第27页 |
2.3 响应面法 | 第27-29页 |
2.3.1 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2.3.2 响应面法的特点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子集模拟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第30-44页 |
3.1 子集模拟法的基本原理 | 第30-33页 |
3.1.1 基本思想 | 第30-31页 |
3.1.2 中间失效事件的选择 | 第31页 |
3.1.3 自动分层法 | 第31-32页 |
3.1.4 算法的特性 | 第32-33页 |
3.2 MCMC方法 | 第33-35页 |
3.2.1 基本原理 | 第33页 |
3.2.2 M-H算法 | 第33-35页 |
3.2.3 改进的M-H算法 | 第35页 |
3.3 子集模拟法的实现算法 | 第35-38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38-41页 |
3.4.1 算例1 | 第38-41页 |
3.4.2 算例2 | 第41页 |
3.4.3 算例3 | 第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4 数论、重要性抽样和子集模拟法相结合的可靠度分析方法 | 第44-60页 |
4.1 数论方法 | 第44-49页 |
4.1.1 GLP点集 | 第44-45页 |
4.1.2 H-W点集 | 第45-46页 |
4.1.3 Halton点集 | 第46页 |
4.1.4 Hammersley序列 | 第46-47页 |
4.1.5 基于低偏差点集的抽样方法 | 第47-49页 |
4.2 重要抽样法 | 第49-52页 |
4.2.1 基本原理 | 第50-51页 |
4.2.2 计算步骤 | 第51-52页 |
4.3 基于二者结合的子集模拟法 | 第52-55页 |
4.3.1 基本思想 | 第52页 |
4.3.2 实现过程 | 第52-55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55-57页 |
4.4.1 算例1 | 第55页 |
4.4.2 算例2 | 第55-56页 |
4.4.3 算例3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5 大断面黄土隧道二次衬砌的可靠度分析 | 第60-88页 |
5.1 荷载—结构计算模型的原理 | 第60-61页 |
5.2 ANSYS中PDS技术的介绍 | 第61-62页 |
5.3 二次衬砌模型的建立 | 第62-64页 |
5.4 二次衬砌可靠度分析的流程 | 第64-68页 |
5.4.1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 第65-67页 |
5.4.2 功能函数的建立 | 第67-68页 |
5.5 二次衬砌的可靠度分析 | 第68-85页 |
5.5.1 衬砌内力的统计特征 | 第69-77页 |
5.5.2 衬砌偏心影响系数的统计特征 | 第77-80页 |
5.5.3 参数的概率灵敏度分析 | 第80-83页 |
5.5.4 二衬截面的可靠度计算 | 第83-8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5-88页 |
6 结论 | 第88-92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10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