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人工老化对大豆种子线粒体结构功能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5页
   ·衰老的线粒体学说第13-14页
   ·植物线粒体中ROS 的产生第14-16页
   ·线粒体氧化损伤第16-17页
     ·线粒体脂肪的损失第16页
     ·线粒体蛋白质的损失第16页
     ·线粒体DNA 的损失第16-17页
   ·植物线粒体对氧化胁迫的防御机制第17-20页
     ·交替氧化酶(AOX)第18页
     ·解偶联蛋白(UCP)第18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第18页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第18-19页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第19页
     ·谷氧还蛋白、过氧还蛋白和硫氧还蛋白系统第19-20页
   ·种子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变化第20-22页
     ·线粒体结构的变化第20页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变化第20-21页
     ·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第21-22页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2-25页
     ·研究目的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3页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实验材料和处理第25页
   ·活力与生活力测定第25-26页
   ·线粒体的提取及纯化第26页
     ·线粒体的提取第26页
     ·线粒体的纯化第26页
   ·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分析第26-27页
     ·超微结构观察第26页
     ·线粒体Percoll 梯度分析第26-27页
     ·线粒体完整性测定第27页
     ·细胞色素c 氧化酶(COX)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测定第27页
     ·呼吸速率测定第27页
   ·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的测定第27-29页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27-28页
     ·抗氧化剂的提取第28页
     ·ASC,DHA 及ASC/DHA 的测定第28-29页
     ·GSH,GSSG 及GSH/GSSG 的测定第29页
   ·活性氧含量的测定第29-30页
     ·0_2~(·-)产生速率的测定第29-30页
     ·H_20_2 含量的测定第30页
   ·MDA 含量的测定第30页
   ·相对电导率测定第30-3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1-43页
   ·老化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第31页
   ·老化对大豆胚轴线粒体结构的影响第31-35页
     ·老化对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第31-33页
     ·老化对萌发过程中胚轴线粒体发育与修复的影响第33-35页
     ·老化对线粒体完整性的影响第35页
   ·老化对大豆胚轴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第35-37页
     ·老化对COX,MDH 活性的影响第35-36页
     ·老化对呼吸速率和呼吸控制率(RCR)的影响第36-37页
   ·老化对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37-39页
     ·老化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7页
     ·老化对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第37-39页
   ·老化对大豆胚轴活性氧含量的影响第39-41页
     ·老化对0_2~(·-)产生速率的影响第39-40页
     ·老化对H_20_2 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老化对大豆胚轴MDA 含量的影响第41页
   ·老化对大豆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第41-43页
第四章讨论第43-48页
   ·老化种子线粒体的结构第43-44页
   ·老化种子线粒体的功能第44-45页
   ·老化种子线粒体的抗氧化系统第45-46页
   ·种子活力丧失的探讨第46-48页
第五章全文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SSR标记辅助遗传背景选择技术研究
下一篇:水稻抗纹枯病恢复系的选育及抗病QTL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