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谣言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引言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5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2.网络谣言的类型及特点第17-24页
    2.1 网络谣言的类型第17-19页
    2.2 网络谣言的特点第19-24页
        2.2.1 速度快,范围广, 影响大第19-20页
        2.2.2 内容的爆炸性和 “科学性”第20-21页
        2.2.3 传播方式的多样性第21页
        2.2.4 传播目的的复杂性第21-24页
3.网络谣言的的影响及危害第24-27页
    3.1 损害个人名誉第24页
    3.2 阻碍企业发展第24-25页
    3.3 扰乱社会秩序第25页
    3.4 损害国家形象第25页
    3.5 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第25-27页
4.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7-34页
    4.1 政府信息透明度较低 ,公信力不断下降第27-28页
    4.2 政府防范意识薄弱,监管机制不完善第28-30页
    4.3 大众媒体功能失范,职业道德不断淡化第30-31页
    4.4 公民意识和科学素养的缺失第31-32页
    4.5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第32-34页
5.防范和治理网络谣言的措施第34-47页
    5.1 政府主导第34-38页
        5.1.1 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第34-35页
        5.1.2 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第35-37页
        5.1.3 完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第37-38页
    5.2 媒体引导第38-40页
        5.2.1 提升职业素养,恪守职业道德第38-39页
        5.2.2 加强内容管理,做好“把关人”第39-40页
    5.3 公众 抵制第40-43页
        5.3.1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社会责任感第40-41页
        5.3.2 提升科学素养,提高辨识能力第41-43页
        5.3.3 培养法律意识,自觉抵制谣言第43页
    5.4 法律监管第43-47页
        5.4.1 完善治理网络言论相关的相关法律第44-45页
        5.4.2 强化现有法律法规执行力度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D-SCDMA网络优化提升下载速率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无源光网络技术在新余电信接入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