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引言 | 第9-2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农业科技服务的经济属性 | 第10-11页 |
(2)农业科技服务的供需分析 | 第11-13页 |
(3)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4)农业科技服务的政策性建议 | 第15-18页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四)本文结构与主要观点 | 第19-21页 |
(1)本文结构 | 第19页 |
(2)创新观点及不足 | 第19-21页 |
二、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均衡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1-38页 |
(一) 农业科技服务的准公共品属性 | 第21-26页 |
(1)公共产品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农业科技服务的公共产品特征 | 第22-24页 |
(3) 农业科技服务的分类 | 第24-26页 |
(二) 农业科技服务的供给 | 第26-31页 |
(1)农业科技服务的供给机制 | 第26-30页 |
(2)农业科技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三) 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 | 第31-35页 |
(1)农业科技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2)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特征 | 第34-35页 |
(四) 农业科技服务的供求均衡问题 | 第35-38页 |
(1)供需均衡的条件 | 第35-36页 |
(2)供需非均衡的形态 | 第36-38页 |
三.邯郸市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均衡的实证性分析 | 第38-55页 |
(一)实地调查概况 | 第38-39页 |
(1)调查对象的选定 | 第38页 |
(2)调查项目及问卷设计 | 第38-39页 |
(3)调查问卷的回收、确认 | 第39页 |
(二)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分析 | 第39-46页 |
(1)整体呈多元化态势,经济种类特征、作物种类特征明显 | 第39-42页 |
(2)农户支付意愿强,支付方式谨慎,愿意支付数额偏低 | 第42-46页 |
(三)农业科技服务的供给分析 | 第46-50页 |
(1)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对传统渠道依赖性较强 | 第46-47页 |
(2)农技部门服务方式表面化,与农民需求脱节,手段落后 | 第47-48页 |
(3)农户获得的服务少,信息量少,缺乏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 | 第48-50页 |
(四)农业科技服务的供需均衡分析 | 第50-53页 |
(1)供需失衡,农民满意度低 | 第50-51页 |
(2)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51-53页 |
(五)实证研究的分析结论 | 第53-55页 |
(1)供求强烈,多元化特征明显 | 第54页 |
(2)供给不足,农民满意度低 | 第54页 |
(3)供需失衡,缺乏多元化供给模式 | 第54-55页 |
四.政策性建议 | 第55-66页 |
(一)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模式 | 第55-61页 |
(1)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模式的构建原则 | 第55-56页 |
(2)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模式的具体构建 | 第56-61页 |
(二)加大政府投入,深化体制改革 | 第61-63页 |
(1)建立农户为中心的供给机制,引入需求决策 | 第61页 |
(2)明确政府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职责,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第61-62页 |
(3)深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 | 第62-63页 |
(三)规范市场交易,发展龙头企业 | 第63-64页 |
(1)规范农业科技服务交易市场 | 第63页 |
(2)鼓励发展行业性农业企业 | 第63-64页 |
(四)加强农户组织管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 第64-66页 |
(1)鼓励发展专业性农业技术协会 | 第64页 |
(2)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