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普洱茶联合顺铂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26页
    1.1 乳腺癌第14-19页
        1.1.1 乳腺癌的现状第14页
        1.1.2 乳腺癌TNM临床分类与分期第14-17页
        1.1.3 乳腺癌的治疗第17-19页
    1.2 普洱茶第19-21页
        1.2.1 普洱茶的简介第19-20页
        1.2.2 普洱茶的功效第20-21页
    1.3 p53与乳腺癌第21-23页
        1.3.1 p53概述第21-22页
        1.3.2 p53参与调控乳腺癌的机理第22页
        1.3.3 p53与乳腺癌预后的评估意义第22-23页
    1.4 pl6与乳腺癌第23-25页
        1.4.1 p16的简介第23-24页
        1.4.2 p16与乳腺癌第24-25页
        1.4.3 p16与乳腺癌预后的意义第25页
    1.5 热休克蛋白第25-26页
        1.5.1 热休克蛋白简介第25页
        1.5.2 热休克蛋白与乳腺癌第25-26页
    1.6 本论文的意义第2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第26-38页
    2.1 细胞系第26页
    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26-28页
    2.3 实验试剂第28-29页
    2.4 试剂配制第29-38页
第三章 实验方法第38-54页
    3.1 细胞培养第38-41页
        3.1.1 细胞的复苏第38页
        3.1.2 细胞传代第38-39页
        3.1.3 细胞冻存第39-41页
    3.2 细胞收集第41页
    3.3 SRB法检测细胞增殖第41-42页
    3.4 免疫荧光检测DNA损伤情况第42-44页
    3.5 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第44-45页
    3.6 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检测(Senescence-associated beta-galactosidase,SA-β gal)第45-46页
    3.7 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第46-50页
        3.7.1 总蛋白提取第46-47页
        3.7.2 蛋白定量第47页
        3.7.3 SDS-PAGE电泳体系配制第47页
        3.7.4 SDS-PAGE电泳第47-48页
        3.7.5 Western Blot——转膜第48-49页
        3.7.6 封闭第49页
        3.7.7 一抗孵育第49页
        3.7.8 二抗孵育第49-50页
        3.7.9 显影第50页
        3.7.10 抗体的剥离第50页
    3.8 实时荧光PCR第50-54页
        3.8.1 总RNA的提取第50-52页
        3.8.2 RNA反转录成单链DNA(cDNA)第52页
        3.8.3 RT-PCR(实时荧光PCR)第52-53页
        3.8.4 RT-PCR数据分析第53-54页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第54-67页
    4.1 SRB检测普洱茶与顺铂联合作用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第54-56页
        4.1.1 结果第54-56页
        4.1.2 讨论第56页
    4.2 实时荧光PCR检测普洱茶与顺铂联合作用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第56-59页
        4.2.1 结果第57-58页
        4.2.2 讨论第58-59页
    4.3 蛋白印迹检测普洱茶与顺铂联合作用对乳腺癌细胞的分子机制第59-62页
        4.3.1 结果第59-62页
        4.3.2 讨论第62页
    4.4 普洱茶与顺铂联合作用对乳腺癌细胞衰老的影响第62-63页
        4.4.1 结果第62-63页
        4.4.2 讨论第63页
    4.5 普洱茶与顺铂联合作用对乳腺癌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第63-67页
        4.5.1 结果第64-66页
        4.5.2 讨论第66-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5.1 总结第67页
    5.2 展望第67-69页
致谢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2页
附录A 在硕士阶段发表的文章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源水杨酸和绿原酸对Al胁迫下黑大豆柠檬酸分泌的生理及分子机理研究
下一篇:荧光标记GPR119细胞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