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9-20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1-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一) 新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改革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二)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和方法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三) 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实践和在公共就业服务中运用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四、本文创新及不足 | 第18-20页 |
(一)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二)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相关理论与国外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 第20-28页 |
一、社区和公共就业服务的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一) 社区和社区居委会 | 第20-21页 |
(二) 公共就业服务 | 第21页 |
二、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的相关理念 | 第21-23页 |
(一) 政府服务职能 | 第21-22页 |
(二) 公众参与 | 第22页 |
(三) 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2-23页 |
三、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模型 | 第23-26页 |
(一) 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23页 |
(二) 平衡计分卡模型 | 第23-24页 |
(三) CIPP模型 | 第24-25页 |
(四) 标杆管理模型 | 第25-26页 |
四、国外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26-28页 |
(一) 瑞典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26-27页 |
(二) 澳大利亚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五华区城市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现状 | 第28-38页 |
一、五华区城市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建设情况 | 第28-31页 |
(一) 五华区城市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建设历程 | 第28-29页 |
(二) 五华区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现状 | 第29-31页 |
二、五华区城市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31-33页 |
(一) 以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为主的绩效管理 | 第31-32页 |
(二) 以社会服务承诺制为主的绩效管理 | 第32-33页 |
三、五华区城市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情况调查及存在问题 | 第33-38页 |
(一) 调查设计 | 第33-36页 |
(二) 存在问题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 第38-56页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48页 |
(一) 构建原则 | 第38-39页 |
(二) 一级指标体系设计 | 第39-40页 |
(三) 次级指标设计 | 第40-41页 |
(四) 指标权重设计 | 第41-47页 |
(五) 绩效考核评价指标说明 | 第47-48页 |
二、模型体系构建 | 第48-53页 |
(一) 构建原则 | 第48-49页 |
(二) 模型体系构建 | 第49-53页 |
三、应用体系构建 | 第53-54页 |
(一) 构建标准 | 第53页 |
(二) 应用体系模式 | 第53-54页 |
四、构建内容及关系 | 第54-56页 |
(一) 以模型体系为中心 | 第54-55页 |
(二) 三个子体系间的关系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考核评价案例分析 | 第56-69页 |
一、案例选取 | 第56-57页 |
(一) 文庙社区 | 第56页 |
(二) 翠湖社区 | 第56-57页 |
二、模型体系运用 | 第57-65页 |
(一)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考核评价 | 第57-61页 |
(二) 基于CIPP模型的考核评价 | 第61-63页 |
(三) 基于标杆管理模型的考核评价 | 第63-65页 |
三、应用体系运用 | 第65-69页 |
(一) 公共就业服务绩效改进 | 第65-66页 |
(二) 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完善 | 第66-67页 |
(三) 新公共服务理念践行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9-71页 |
一、成果 | 第69页 |
二、意义 | 第69-70页 |
三、不足及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