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的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2.1 刑罚变更执行的制度内涵与基本准则 | 第13-15页 |
2.1.1 刑罚变更执行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1.2 刑罚变更执行的基本准则 | 第14-15页 |
2.2 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的内容和特征 | 第15-18页 |
2.2.1 检察监督简述 | 第15页 |
2.2.2 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2.3 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特征 | 第16-18页 |
第3章 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27页 |
3.1 刑罚变更执行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3.1.1 减刑问题 | 第18页 |
3.1.2 假释问题 | 第18页 |
3.1.3 暂予监外执行问题 | 第18-19页 |
3.2 刑罚变更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9-21页 |
3.2.1 制度设计不到位 | 第19-20页 |
3.2.2 流程控制不严谨 | 第20-21页 |
3.3 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3.3.1 主观认识不足,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成为边缘工作 | 第21-22页 |
3.3.2 制度设计不全,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无法有效开展 | 第22-23页 |
3.3.3 制衡措施不多,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难止违规操作 | 第23-24页 |
3.4 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难到位的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3.4.1 现行司法体制实际上将检察机关排斥在刑罚变更执行的决策和执行之外 | 第24-25页 |
3.4.2 复杂社会环境客观上使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成为了不入主流的“作梗”之举 | 第25-27页 |
第4章 外国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2页 |
4.1 大陆法系国家刑罚变更执行的检察监督综述 | 第27-29页 |
4.1.1 全面监督、一票否决、有权撤销的法国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 第27页 |
4.1.2 置之度外、选择作为、抗而有效的德国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 第27-28页 |
4.1.3 全面派驻、位高权重、依法抗诉的俄罗斯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 第28页 |
4.1.4 他国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的主要特点 | 第28-29页 |
4.2 他国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2页 |
4.2.1 个别化改造的理念 | 第29-30页 |
4.2.2 人道主义的理念 | 第30页 |
4.2.3 经济成本的理念 | 第30-32页 |
第5章 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的改革与发展 | 第32-40页 |
5.1 完善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相关立法 | 第32-35页 |
5.1.1 赋予检察机关对刑罚变更执行案件调查取证权 | 第32-33页 |
5.1.2 赋予检察机关对刑罚变更执行案件的抗诉权 | 第33-34页 |
5.1.3 赋予检察机关对刑罚变更执行的提请权和决定权 | 第34-35页 |
5.2 优化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程序 | 第35-38页 |
5.2.1 在完善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上下功夫,使检察监督如影相随 | 第35-36页 |
5.2.2 在完善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责任制上下功夫,使检察监督重负在身 | 第36-37页 |
5.2.3 在提升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能力上下功夫,使检察监督务实有为 | 第37-38页 |
5.3 实施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的配套改革 | 第38-40页 |
5.3.1 加强对刑罚变更执行的法治审查 | 第38-39页 |
5.3.2 加强对刑罚变更执行相关职务犯罪的查办 | 第39-4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6.1 结论 | 第40页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