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选矿论文--金属矿选矿论文--黑色金属矿选矿论文

西石门铁矿残矿可视化技术及其在优选参数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残矿回收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残矿回收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残矿回收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国内外矿山可视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1 国外矿山可视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矿山可视化研究现状第15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步骤第15-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矿山地质概况与岩体参数测定第17-29页
    2.1 矿床地质概况第17-20页
        2.1.1 地层第17页
        2.1.2 侵入岩第17-18页
        2.1.3 构造第18页
        2.1.4 矿体地质特征第18-20页
    2.2 岩体结构面调查及分析第20-22页
    2.3 矿岩点荷载强度的测定第22-24页
        2.3.1 实验要求与步骤第22-23页
        2.3.2 测定数据与数据处理第23-24页
    2.4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计算与稳定性分级第24-29页
        2.4.1 岩石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第24-25页
        2.4.2 岩体完整性系数Kv第25-26页
        2.4.3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第26-29页
第3章 矿山开采现状与残矿调查第29-37页
    3.1 矿山开采现状第29-32页
        3.1.1 采区情况调查第29-31页
        3.1.2 采场调查分析第31-32页
    3.2 残矿资源回收现状第32-35页
        3.2.1 残矿资源分布第32页
        3.2.2 残矿分布规律第32-35页
    3.3 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残矿空间形态三维模型的构建第37-47页
    4.1 SURPAC软件介绍第37-39页
    4.2 矿体和采准工程模型的构建第39-43页
        4.2.1 建立矿体的三维模型第39-42页
        4.2.2 建立开拓工程的三维模型第42-43页
    4.3 残矿实体模型的构建第43-45页
        4.3.1 有底柱采场残留矿体实体模型的构建第43-44页
        4.3.2 边角残留矿体实体模型的构建第44页
        4.3.3 复杂残留矿体实体模型的构建第44-45页
    4.4 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堑沟平底结构高效残矿回采参数优选第47-67页
    5.1 堑沟平底结构介绍第47-48页
    5.2 矿岩临界冒落跨度第48-50页
    5.3 单堑沟回采边角残矿的参数优选第50-57页
        5.3.1 边角残矿可冒性分析第50页
        5.3.2 原有回采方案第50-52页
        5.3.3 原有回采方案分析第52页
        5.3.4 试验方案建模计算第52-56页
        5.3.5 回采方案的参数改进第56-57页
    5.4 双堑沟回采有底柱采场残矿的参数优选第57-65页
        5.4.1 有底柱采场残矿可冒性分析第57页
        5.4.2 原有回采方案第57-60页
        5.4.3 原有回采方案分析第60-61页
        5.4.4 试验方案建模计算第61-64页
        5.4.5 回采方案的参数改进第64-65页
    5.5 小结第65-67页
第6章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作者简介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系统效率约束下的运作系统人岗匹配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钢包热状态的钢水温度补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