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来源及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12-13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无线资源调度及业务模型 | 第14-32页 |
2.1 资源调度 | 第14-15页 |
2.2 典型的无线资源调度算法 | 第15-20页 |
2.2.1 Max C/I算法 | 第15-16页 |
2.2.2 RR算法 | 第16页 |
2.2.3 PF算法 | 第16-17页 |
2.2.4 Score-Based算法 | 第17-18页 |
2.2.5 M-LWDF算法 | 第18页 |
2.2.6 EXP/PF算法 | 第18-19页 |
2.2.7 总结 | 第19-20页 |
2.3 业务模型调研 | 第20-30页 |
2.3.1 Full Buffer业务 | 第22页 |
2.3.2 VolP业务 | 第22-23页 |
2.3.3 FIT业务 | 第23-25页 |
2.3.4 Video Streaming业务 | 第25-27页 |
2.3.5 VoD业务 | 第27-28页 |
2.3.6 HTTP业务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一种适用于COMP的改进的MAX C/I算法 | 第32-44页 |
3.1 CoMP技术 | 第32-33页 |
3.2 研究动机 | 第33-34页 |
3.3 系统模型 | 第34-35页 |
3.4 用贪婪算法进行问题求解 | 第35-38页 |
3.4.1 仅适用于non-CoMP场景的解法 | 第36页 |
3.4.2 改进的适用于CoMP场景的解法 | 第36-38页 |
3.5 仿真验证 | 第38-42页 |
3.5.1 仿真平台选择及参数设置 | 第39-40页 |
3.5.2 仿真结果 | 第40-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LTE-HI网络中的无线资源调度研究 | 第44-74页 |
4.1 相关研究工作 | 第44-45页 |
4.2 LTE-Hi网络中基于不同CQI反馈周期的资源调度研究 | 第45-62页 |
4.2.1 研究动机 | 第45页 |
4.2.2 系统模型 | 第45-47页 |
4.2.3 研究方案设计 | 第47-48页 |
4.2.4 LTE-Hi网络仿真平台搭建 | 第48-53页 |
4.2.5 仿真分析 | 第53-61页 |
4.2.6 结论 | 第61-62页 |
4.3 一种适用于LTE-Hi网络多业务场景的改进PF算法 | 第62-70页 |
4.3.1 研究动机 | 第62-63页 |
4.3.2 系统模型 | 第63页 |
4.3.3 适用于LTE-Hi网络的改进PF算法 | 第63-64页 |
4.3.4 改进的PF算法在多业务下的仿真验证 | 第64-69页 |
4.3.5 结论 | 第69-70页 |
4.4 适用于CoMP的Max C/I改进算法在LTE-Hi网络中的仿真验证 | 第70-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4-76页 |
5.1 全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5.2 未来的研究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其他学术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