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1 盐分对植物的伤害机理 | 第12-13页 |
1.1.1 渗透胁迫 | 第12页 |
1.1.2 离子毒害 | 第12-13页 |
1.1.3 营养不平衡 | 第13页 |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第13-16页 |
1.2.1 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 第13-14页 |
1.2.2 NaCl胁迫对植物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3 NaCl胁迫对植物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15页 |
1.2.4 NaCl胁迫对植物氮代谢循环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光合作用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17-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17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2.1.3.1 种子处理 | 第17页 |
2.1.3.2 溶液处理 | 第17页 |
2.1.3.3 幼苗处理 | 第17-18页 |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18页 |
2.1.4.1 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第18页 |
2.1.4.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18页 |
2.1.4.3 气孔数目、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 第18页 |
2.1.4.4 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测定 | 第18页 |
2.1.5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7页 |
2.2.1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18-24页 |
2.2.1.1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片Pn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1.2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片Gs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1.3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片Ci的影响 | 第20页 |
2.2.1.4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片Tr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1.5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1页 |
2.2.1.6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1.7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1.8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气孔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2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4-27页 |
2.2.2.1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F_0、Fm、Fv/Fm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2.2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qP、NPQ、ETR的影响 | 第25-27页 |
3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氮代谢的影响 | 第29-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29页 |
3.1.3 试验设计 | 第29页 |
3.1.4 测定指标的方法 | 第29-30页 |
3.1.5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3.2.1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不同器官NR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不同器官GOGAT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3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不同器官GS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3.2.4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不同器官NO_3~--N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5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不同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6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不同器官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4页 |
3.2.7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不同器官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 讨论 | 第35-3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4.1 结论 | 第38页 |
4.2 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46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