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1.2.2 研究框架 | 第12页 |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2-14页 |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2.1.1 融资 | 第14页 |
| 2.1.2 融资效率 | 第14-15页 |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5-16页 |
| 2.2.1 MM理论 | 第15页 |
| 2.2.2 权衡理论 | 第15页 |
| 2.2.3 融资优序理论 | 第15-16页 |
| 2.2.4 代理理论 | 第16页 |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 2.3.1 融资效率理论含义的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 2.3.2 融资效率实证分析的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 2.3.3 融资效率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 2.3.4 煤炭行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 2.3.5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 3 煤炭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1-30页 |
| 3.1 煤炭消费仍然是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1-22页 |
| 3.2 煤炭行业整体经营不景气 | 第22-23页 |
| 3.3 煤炭上市企业融资现状 | 第23-28页 |
| 3.3.1 煤炭上市企业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结构 | 第23-25页 |
| 3.3.2 煤炭上市企业融资次序 | 第25页 |
| 3.3.3 煤炭上市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 | 第25-26页 |
| 3.3.4 煤炭企业偿债能力现状 | 第26-27页 |
| 3.3.5 煤炭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现状 | 第27-28页 |
| 3.4 煤炭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 3.4.1 负债水平不断升高,偿债能力降低 | 第28页 |
| 3.4.2 行业经营不景气,利润水平低 | 第28-29页 |
| 3.4.3 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少 | 第29页 |
| 3.4.4 资金使用效率低 | 第29-30页 |
| 4 上市煤炭企业融资效率实证分析 | 第30-42页 |
| 4.1 融资效率DEA模型的构建 | 第30-33页 |
| 4.1.1 基础DEA模型 | 第30-32页 |
| 4.1.2 超效率DEA模型 | 第32-33页 |
| 4.2 融资效率DEA模型指标体系构建 | 第33-34页 |
| 4.2.1 指标选取及计算 | 第33-34页 |
| 4.2.2 原始指标的非负处理 | 第34页 |
| 4.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4页 |
| 4.4 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4-42页 |
| 4.4.1 超效率DEA模型融资效率计算结果 | 第34-37页 |
| 4.4.2 融资技术效率整体状况分析 | 第37-39页 |
| 4.4.3 上市煤炭企业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39-40页 |
| 4.4.4 上市煤炭企业融资规模效率分析 | 第40-42页 |
| 5 上市煤炭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9页 |
| 5.1 煤炭行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42-44页 |
| 5.1.1 金融市场因素 | 第42页 |
| 5.1.2 煤炭行业自身特点 | 第42页 |
| 5.1.3 融资结构和成本 | 第42-43页 |
| 5.1.4 企业规模因素 | 第43页 |
| 5.1.5 资金使用因素 | 第43-44页 |
| 5.1.6 公司治理结构因素 | 第44页 |
| 5.2 研究假设和模型 | 第44-45页 |
| 5.3 指标描述性统计 | 第45-46页 |
| 5.4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6-49页 |
| 5.4.1 资产总额回归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5.4.2 资产负债率回归结果分析 | 第47页 |
| 5.4.3 股权集中度回归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5.4.4 总资产周转率回归结果分析 | 第48页 |
| 5.4.5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支出比例回归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6 提高煤炭企业融资效率对策建议 | 第49-52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 6.2 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 6.2.1 优化企业融资结构,降低企业负债水平 | 第49-50页 |
| 6.2.2 拓宽融资渠道,充分使用不同融资方式的结合 | 第50页 |
| 6.2.3 处理闲置资产,精简资产规模 | 第50页 |
| 6.2.4 改善管理方式,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 第50-51页 |
| 6.2.5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企改革 | 第51页 |
| 6.2.6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根本上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 第51页 |
| 6.3 研究不足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