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以民生银行为例进行研究的理由 | 第9-10页 |
1.3 以澳新银行为例进行研究的理由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2 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和理论简述 | 第12-18页 |
2.1 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 第12-13页 |
2.2 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因素 | 第13-16页 |
2.3 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2.3.1 单一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16页 |
2.3.2 层次分析法 | 第16页 |
2.3.3 主因子分析法 | 第16-18页 |
第3章 中外资银行业务现状 | 第18-30页 |
3.1 中外资银行业务概况 | 第18页 |
3.2 民生银行 | 第18-21页 |
3.3 澳新银行 | 第21-22页 |
3.4 澳新中国 | 第22-24页 |
3.5 澳新银行全球零售分部和全球理财部 | 第24-25页 |
3.5.1 澳新银行全球零售分部 | 第24页 |
3.5.2 澳新银行全球理财部 | 第24-25页 |
3.6 澳新中国理财产品发展 | 第25-27页 |
3.7 中外资银行理财业务现状研究 | 第27-30页 |
第4章 中外资银行银行竞争力主因子分析 | 第30-39页 |
4.1 主因子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30页 |
4.2 中外资商业银行基本概况 | 第30-31页 |
4.3 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 | 第31-33页 |
4.4 中外资商业银行数据主因子分析 | 第33-35页 |
4.5 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第35-36页 |
4.6 民生银行和澳新银行竞争力分析 | 第36-37页 |
4.7 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第5章 民生银行零售业务向量自回归及对澳新银行的借鉴意义 | 第39-49页 |
5.1 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39页 |
5.2 民生银行零售业务向量自回归分析 | 第39-44页 |
5.2.1 变量选择 | 第39-41页 |
5.2.2 模型估计 | 第41-42页 |
5.2.3 针对VAR模型的分析 | 第42-44页 |
5.3 澳新银行零售业务现状 | 第44-48页 |
5.3.1 澳新银行对公和零售业务 | 第44-46页 |
5.3.2 澳新中国零售银行业务总揽 | 第46-48页 |
5.4 对澳新银行零售业务的借鉴意义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2页 |
6.1 结论与建议 | 第49-50页 |
6.2 改进和不足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