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预警及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1-16页 |
1.2.1 国外专利计量与预警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专利计量与预警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分析工具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专利预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第20-29页 |
2.1 专利预警的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1.1 专利计量相关概念 | 第20页 |
2.1.2 专利预警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3 两者之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2.2 专利预警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专利竞争情报理论 | 第22页 |
2.2.2 企业预警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3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2.3 专利预警中的方法应用 | 第24-26页 |
2.3.1 文献统计法在专利预警中的应用 | 第24页 |
2.3.2 可视化分析法在专利预警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2.3.3 社会网络分析法在专利预警中的应用 | 第26页 |
2.4 专利预警的目标与作用 | 第26-29页 |
2.4.1 把握技术趋势,解决关键难题 | 第27页 |
2.4.2 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开发 | 第27页 |
2.4.3 分析竞争对手,寻找合作伙伴 | 第27-29页 |
3 专利预警体系的构建 | 第29-45页 |
3.1 专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9页 |
3.1.1 专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0页 |
3.1.2 专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 | 第30-36页 |
3.1.3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第36-38页 |
3.1.4 预警指标值的计算 | 第38-39页 |
3.2 专利预警策略制定 | 第39-42页 |
3.2.1 正常状态策略 | 第39-40页 |
3.2.2 一般警界状态策略 | 第40-41页 |
3.2.3 危机状态策略 | 第41-42页 |
3.3 专利预警保障机制建设 | 第42-45页 |
3.3.1 预警保障机制建设原则 | 第42-43页 |
3.3.2 预警保障机制建设内容 | 第43-45页 |
4 百度公司专利预警研究 | 第45-77页 |
4.1 百度公司专利分析 | 第45-61页 |
4.1.1 专利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4.1.2 基本概念解释 | 第46-47页 |
4.1.3 统计数据分析 | 第47-61页 |
4.2 与谷歌公司对比分析 | 第61-70页 |
4.2.1 经济实力对比 | 第61-62页 |
4.2.2 专利因素对比 | 第62-70页 |
4.3 百度专利预警指标分析 | 第70-77页 |
4.3.1 专利预警的定量指标权重计算 | 第70-73页 |
4.3.2 专利预警警度值计算与比较 | 第73-75页 |
4.3.3 专利预警策略的制定 | 第75-77页 |
5 内容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内容总结 | 第77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7页 |
附录A: 专家评分调查表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