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土地开发整理案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关键词解释第12-15页
        1.2.1 土地开发第12-13页
        1.2.2 土地整理第13-14页
        1.2.3 耕地保护第14页
        1.2.4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9页
        1.3.1 关于土地整理的研究第15-17页
        1.3.2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生态环境的研究第17-18页
        1.3.3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的研究第18-19页
        1.3.4 简要评述第19页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9-21页
        1.4.1 研究主要内容第19-20页
        1.4.2 主要研究方法第20-21页
2 盘山县“小开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案例概况第21-31页
    2.1 盘山县土地的基本情况第21-23页
        2.1.1 盘山县基本概况第21页
        2.1.2 盘山县土地利用基本情况第21-23页
        2.1.3 盘山县农民耕地基本情况第23页
    2.2 盘山县“小开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概况第23-28页
        2.2.1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的实施流程第23-25页
        2.2.2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的施工内容第25-26页
        2.2.3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实施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第26-27页
        2.2.4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实施中的耕地保护第27-28页
    2.3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的实施原则第28-29页
        2.3.1 科学性原则第28页
        2.3.2 动态可持续性原则第28页
        2.3.3 系统性性原则第28-29页
    2.4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特点第29-31页
        2.4.1 “小开荒”项目的综合性第29页
        2.4.2 “小开荒”项目的严密性第29-30页
        2.4.3 “小开荒”项目的生态经济性第30-31页
3 盘山县“小开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案例分析第31-41页
    3.1 盘山县“小开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第31-34页
        3.1.1 “小开荒”项目生态分析体系指标的确立第31-32页
        3.1.2 “小开荒”项目生态分析体系指标的内容第32页
        3.1.3 “小开荒”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的确立第32-33页
        3.1.4 “小开荒”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的内容第33-34页
    3.2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实证分析第34-38页
        3.2.1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生态环境评价实证分析第34-37页
        3.2.2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社会效益实证分析第37-38页
    3.3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3.3.1 实施项目成本过高第38-39页
        3.3.2 项目实施后权属问题混乱第39页
        3.3.3 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农民消极态度第39-40页
        3.3.4 项目实施存在着潜在风险第40-41页
4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的推广建议第41-49页
    4.1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全国推广的可行性第41-43页
        4.1.1 “小开荒”项目全国性推广的条件第41-42页
        4.1.2 “小开荒”项目实施的生态社会效益预测第42-43页
    4.2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推广建议第43-46页
        4.2.1 优化“小开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三级主体机制第43-44页
        4.2.2 全面提倡生态型“小开荒”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第44-45页
        4.2.3 树立精品意识,加强竣工验收的管理工作第45-46页
    4.3 盘山县“小开荒”项目推广措施及注意事项第46-49页
        4.3.1 做好“小开荒”项目全国性推广的前期准备工作第46页
        4.3.2 规范“小开荒”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实施程序第46-47页
        4.3.3 兼顾各个项目实施区特点第47页
        4.3.4 实行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的推广模式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不足和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提升庄河市县乡两级基层政府执行力对策研究
下一篇:大连市失独家庭养老问题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