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重金属冶炼论文--锌论文

氧化锌矿高附加值绿色化综合利用的研究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2-44页
    1.1 锌的性质和用途第12页
    1.2 锌的矿物资源和炼锌原料第12-15页
        1.2.1 氧化锌矿床的成因第12-13页
        1.2.2 主要的氧化锌矿物第13页
        1.2.3 国内外锌矿物资源及炼锌原料第13-15页
    1.3 氧化锌矿综合利用的进展第15-27页
        1.3.1 氧化锌矿选矿工艺第15-17页
        1.3.2 氧化锌矿火法冶炼工艺第17-18页
        1.3.3 氧化锌矿湿法工艺第18-27页
    1.4 铅、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第27-30页
        1.4.1 铅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第27-29页
        1.4.2 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第29-30页
    1.5 氧化锌矿中提取锌、铅、锶工艺及反应过程的确定第30-32页
        1.5.1 锌的提取—硫酸铵焙烧工艺第31页
        1.5.2 铅、锶的提取—NH_4HCO_3—HCl双复分解法第31-32页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2页
    参考文献第32-44页
第2章 硫酸铵焙烧法从氧化锌矿中提取锌第44-64页
    2.1 引言第44页
    2.2 实验原料分析第44-46页
        2.2.1 化学成分第44-45页
        2.2.2 物相组成第45页
        2.2.3 微观形貌第45页
        2.2.4 差热-热重分析第45-46页
    2.3 硫酸铵焙烧氧化锌矿提取锌的热力学计算第46-50页
    2.4 工艺流程的确定第50-51页
    2.5 硫酸铵焙烧氧化锌矿提取锌第51-62页
        2.5.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1-52页
        2.5.2 实验内容及分析方法第52-54页
        2.5.3 焙烧条件对锌提取率的影响第54-58页
        2.5.4 溶出条件对锌提取率的影响第58-61页
        2.5.5 提锌渣的分析第61-62页
    2.6 小结第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第3章 硫酸铵与氧化锌矿焙烧反应动力学及熟料溶出动力学的研究第64-80页
    3.1 硫酸铵与氧化锌矿焙烧反应动力学第64-71页
        3.1.1 引言第64页
        3.1.2 实验原理第64-67页
        3.1.3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67页
        3.1.4 实验方法第67页
        3.1.5 结果与讨论第67-71页
    3.2 硫酸铵与氧化锌矿焙烧熟料溶出动力学第71-77页
        3.2.1 引言第71页
        3.2.2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71页
        3.2.3 实验方法第71-72页
        3.2.4 结果与讨论第72-77页
    3.3 小结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第4章 碱式碳酸锌与氧化锌的制备第80-94页
    4.1 引言第80页
    4.2 氧化锌溶出液的净化除杂第80-84页
        4.2.1 实验原理第80-81页
        4.2.2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81页
        4.2.3 实验方法第81-82页
        4.2.4 结果与讨论第82-84页
    4.3 碱式碳酸锌与氧化锌的制备第84-91页
        4.3.1 实验原理第84页
        4.3.2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84-85页
        4.3.3 实验方法第85页
        4.3.4 结果与讨论第85-91页
    4.4 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第5章 碱式碳酸锌的非等温分解动力学第94-106页
    5.1 引言第94页
    5.2 实验原理第94-97页
        5.2.1 Doyle-Ozawa法第95-96页
        5.2.2 Kissinger法第96-97页
    5.3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97页
    5.4 实验方法第97-98页
    5.5 碱式碳酸锌热分解的动力学分析第98-102页
        5.5.1 Doyle-Ozawa法第98-100页
        5.5.2 Kissinger法第100页
        5.5.3 碱式碳酸锌热分解反应机理函数的探讨第100-102页
        5.5.4 动力学补偿效应第102页
    5.6 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第6章 NH_4HCO_3—HCl双复分解法浸取提锌渣制备PbCl_2和SrCO_3第106-120页
    6.1 引言第106页
    6.2 实验原理第106-107页
    6.3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107-108页
    6.4 实验方法第108-110页
    6.5 结果与讨论第110-116页
        6.5.1 物料配比对Pb、Sr提取率的影响第110页
        6.5.2 NH_4HCO_3浓度对Pb、Sr提取率的影响第110-111页
        6.5.3 反应温度对Pb、Sr提取率的影响第111-112页
        6.5.4 反应时间对Pb、Sr提取率的影响第112页
        6.5.5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2-114页
        6.5.6 反应产物的表征第114-116页
    6.6 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0页
第7章 氧化锌矿提锌渣与碳酸氢铵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第120-130页
    7.1 引言第120页
    7.2 实验原理第120页
    7.3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120页
    7.4 实验方法第120-121页
    7.5 结果与讨论第121-128页
        7.5.1 搅拌速度的影响第121-122页
        7.5.2 物料配比的影响第122-124页
        7.5.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124-126页
        7.5.4 活化能的确定第126-128页
    7.6 小结第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0页
第8章 结论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泡沫铝材料的吸能与防爆特性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