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人问题论文

“老漂族”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基于上海M社区25位老人的访谈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10-40页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缘起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28页
        1.2.1 国外人口迁移研究第12-22页
        1.2.2 国内流动老人社会融入研究第22-28页
    1.3 概念界定第28-30页
        1.3.1 老漂族第28页
        1.3.2 社会融入第28-29页
        1.3.3 身份认同第29页
        1.3.4 归属感第29-30页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第30-37页
        1.4.1 理论视角第30-33页
        1.4.2 研究方法第33-34页
        1.4.3 调查对象获取及资料来源第34-37页
    1.5 本文分析框架及内容安排第37-39页
        1.5.1 本文的写作逻辑及分析框架第37-38页
        1.5.2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38-39页
    1.6 研究创新第39-40页
第2章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老漂族”现象的兴起第40-57页
    2.1 “老漂族”的源起第40-51页
        2.1.1 加快城市化与老龄化复合背景下的老人迁移第40-41页
        2.1.2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偏好及子女家庭现实需要的双重合力作用第41-45页
        2.1.3 独生子女政策效应作用下定居化趋势突显第45-49页
        2.1.4 迁与定:流动过程中的家文化及团聚倾向第49-51页
    2.2. “老漂族”的群体特征第51-54页
        2.2.1 无根的依附状态第52页
        2.2.2 老漂族的强家庭抚育及照料功能第52-53页
        2.2.3 老漂族迁移的非经济动因第53页
        2.2.4 老漂族群体内的强烈异质性第53-54页
    2.3 老漂族的群体分类第54-56页
        2.3.1 按老漂族迁移的地域方向第54-55页
        2.3.2 按老漂族迁移的时间第55页
        2.3.3 按照老漂族迁移的主动性第55页
        2.3.4 按照老漂族迁移的人员结构第55-56页
    2.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无言的窘迫:老漂族城市生活的经济融入第57-63页
    3.1 老漂族的生活来源:社会融入的经济支持第57-58页
    3.2 老漂族的居住实态:安居还是蜗居第58-60页
    3.3 属地及居住地的分离:不兼容管理带来的社保福利缺失第60-62页
        3.3.1 异地报销困难带来的医保福利缺失第60-61页
        3.3.2 属地和所在地老年人社会待遇双重缺失第61-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接纳还是隔离:老漂族城市生活的上海文化融入第63-71页
    4.1 方言差异:交流的困局第63-65页
    4.2 风俗人情等日常生活文化的差异第65-67页
        4.2.1 南北气候差异带来的气候适应挑战第65-66页
        4.2.2 饮食习惯差异带来的适应挑战第66页
        4.2.3 节日庆祝传统的妥协第66-67页
    4.3 日常闲暇的嬗变第67-70页
        4.3.1 被挤压的闲暇时间第68页
        4.3.2 单一的闲暇活动第68-69页
        4.3.3 较为单一封闭的闲暇空间第69-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消解与重构:老漂族的社会生活融入第71-81页
    5.1 老漂族的日常交往第71-73页
    5.2 熟悉与陌生:社会关系网络调适第73-78页
        5.2.1 代际关系的强势作用第74-75页
        5.2.2 地缘关系作用下的朋友关系网第75-78页
    5.3 边缘与旁观:老漂族难完成社区融入第78-80页
        5.3.1 旁观心态:社区参与匮乏第79-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模糊的自我认同:老漂族的心理融入第81-87页
    6.1 身份认同: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的艰难定位第81-82页
    6.2 归属感及幸福感:老漂族的安全感获得第82-84页
        6.2.1 何谈幸福第82-83页
        6.2.2 老家认同第83-84页
    6.3 未来打算:何去何从的晚年第84-86页
        6.3.1 “老家好”的生活语义表达第84-85页
        6.3.2 养老的艰难抉择:回不回老家第85-86页
    6.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7章 制度壁垒与资本劣势合力下“老漂族”城市融入障碍重重第87-90页
    7.1 不容忽视制度性壁垒效力第87-89页
        7.1.1 户籍制度作用下的人口流动第87-88页
        7.1.2 现有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的阻碍第88-89页
    7.3 难以挣脱:无力的垂暮之年第89页
    7.4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8章 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改善老漂族社会融入的展望第90-93页
    8.1 制度调整第90-91页
        8.1.1 户籍制度变革第90页
        8.1.2 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创新第90-91页
    8.2 社区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的新内容第91-92页
        8.2.1 建立健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工作机制第91页
        8.2.2 丰富社区自治主体第91-92页
    8.3 培育自发力量:提升老漂族主体性第92页
    8.4 不断加强家庭文化以及老年文化建设第92-93页
第9章 总结与思考第93-95页
    9.1 简要结论第93页
    9.2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致谢第99-100页
附录第100-102页
附件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化进程中的非正规经济及其治理研究--以上海市X区无证照餐饮为例
下一篇:越轨青少年的生命历程研究--以X村8位进城务工越轨青少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