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1 引言 | 第16-3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1.2.1 国外广播电视产业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2 国内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2.3 SCP范式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2.4 述评 | 第27页 |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 第27-31页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7-28页 |
1.3.2 总体框架 | 第28页 |
1.3.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8-31页 |
2 SCP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广播电视产业研究 | 第31-60页 |
2.1 SCP经典理论范式的发展脉络 | 第31-36页 |
2.1.1 SCP范式的提出——哈佛学派 | 第31-33页 |
2.1.2 对SCP范式的质疑与批评——芝加哥学派及新奥地利学派 | 第33-35页 |
2.1.3 SCP范式的完善与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及新制度学派 | 第35-36页 |
2.2 广播电视产业基本内涵 | 第36-57页 |
2.2.1 广播电视产业相关概念的厘清 | 第36-43页 |
2.2.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特征及属性 | 第43-57页 |
2.3 SCP范式研究广播电视产业的可行性 | 第57-60页 |
2.3.1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向传媒产业延伸 | 第57-58页 |
2.3.2 SCP范式研究广播电视产业的可行性 | 第58-60页 |
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及其管理体制演进 | 第60-78页 |
3.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及其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第60-68页 |
3.1.1 1940-197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前期 | 第61-62页 |
3.1.2 1978-198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开启 | 第62-63页 |
3.1.3 1988-199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破土成长期 | 第63-64页 |
3.1.4 1998-2008年:广播电视产业的集团化改革及体制分离期 | 第64-66页 |
3.1.5 2009年至今: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转企改制攻坚期 | 第66-68页 |
3.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68-72页 |
3.2.1 总收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 第68-69页 |
3.2.2 产业发展层级与地域差距大 | 第69-70页 |
3.2.3 市场竞争不足、活力不强 | 第70页 |
3.2.4 资本运作及资源整合日趋增多 | 第70页 |
3.2.5 与新媒体的融合进入深度发展阶段 | 第70-71页 |
3.2.6 内容生产质量平稳提升 | 第71-72页 |
3.2.7 国际化传播能力明显提升 | 第72页 |
3.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管理体制演进 | 第72-78页 |
3.3.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管理体制的内涵和外延 | 第72-74页 |
3.3.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管理体制现状扫描 | 第74-78页 |
4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SCP分析 | 第78-122页 |
4.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S)分析 | 第78-102页 |
4.1.1 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 第79-89页 |
4.1.2 广播电视产业的产品差异化分析 | 第89-93页 |
4.1.3 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壁垒分析 | 第93-102页 |
4.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行为(C)分析 | 第102-108页 |
4.2.1 广播电视产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 第102-105页 |
4.2.2 广播电视产业的非价格竞争行为 | 第105-108页 |
4.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总体绩效(P)分析 | 第108-122页 |
4.3.1 广播电视产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确定 | 第108-110页 |
4.3.2 广播电视产业总体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110-122页 |
5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解析 | 第122-134页 |
5.1 产业结构欠合理、产权不清晰 | 第122-125页 |
5.1.1 媒体市场主体地位缺失 | 第122-124页 |
5.1.2 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 | 第124-125页 |
5.1.3 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125页 |
5.2 市场行为不规范、缺乏多样化的价值增值机制 | 第125-130页 |
5.2.1 内容产品供求匹配度较低 | 第125-128页 |
5.2.2 产业收入过于依赖广告 | 第128-130页 |
5.3 欠缺促进产业绩效提升的可持续机制 | 第130-134页 |
5.3.1 行业法制建设滞后 | 第130-131页 |
5.3.2 与新媒体的融合障碍重重 | 第131-134页 |
6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创新与变革的路径选择 | 第134-151页 |
6.1 重塑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主体地位、优化市场结构 | 第134-138页 |
6.1.1 创新广播电视媒体的产权制度 | 第134-136页 |
6.1.2 推动广播电视媒体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发展 | 第136-138页 |
6.2 丰富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手段、规范市场行为 | 第138-143页 |
6.2.1 鼓励媒体的差异化创新行为 | 第138-141页 |
6.2.2 扩展媒体的并购及融资渠道 | 第141-143页 |
6.3 提升广播电视产业总体绩效的规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 第143-151页 |
6.3.1 加强市场行为的政府监管及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143-145页 |
6.3.2 积极推进制播分离的改革和完善 | 第145-147页 |
6.3.3 探索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产业的制胜之道 | 第147-151页 |
7 结语 | 第151-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59页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9-161页 |
后记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