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法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2 污泥的产生及性质 | 第10-13页 |
1.2.1 污泥的产生 | 第10-12页 |
1.2.2 污泥的性质 | 第12-13页 |
1.3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 第13-18页 |
1.3.1 污泥的处理处置原则 | 第13-15页 |
1.3.2 污泥的主要处置方式 | 第15-16页 |
1.3.3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 第16-18页 |
1.4 国内外污泥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1.4.1 国内外污泥预处理相关技术 | 第18-21页 |
1.4.2 球磨法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4.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第2章 球磨法的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第24-44页 |
2.1 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 | 第24-25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2.1 实验所需的剩余污泥试样 | 第25-26页 |
2.2.2 实验所选用的磨珠材料 | 第26页 |
2.2.3 实验设备 | 第26页 |
2.3 各指标的分析方法 | 第26-44页 |
2.3.1 核酸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2.3.2 蛋白质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3.3 MLSS和MLVSS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3.4 SCOD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2.3.5 TN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32-34页 |
2.3.6 TP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2.3.7 NH4~+-N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2.3.8 NO3~--N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2.3.9 NO2~--N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37-39页 |
2.3.10 肽聚糖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2.3.11 粒径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2.3.12 光镜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2.3.13 电镜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第3章 球磨法实验部分 | 第44-108页 |
3.1 第一部分实验数据分析 | 第44-61页 |
3.1.1 实验前原始污泥的状态 | 第44页 |
3.1.2 实验内容 | 第44-45页 |
3.1.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5-61页 |
3.2 第二部分实验数据分析 | 第61-75页 |
3.2.1 实验前原始污泥的状态 | 第61页 |
3.2.2 实验内容 | 第61-62页 |
3.2.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62-75页 |
3.3 第三部分实验数据分析 | 第75-88页 |
3.3.1 实验前原始污泥的状态 | 第75页 |
3.3.2 实验内容 | 第75-76页 |
3.3.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76-88页 |
3.4 实验图像分析 | 第88-105页 |
3.4.1 光学显微镜图像分析 | 第88-92页 |
3.4.2 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 | 第92-96页 |
3.4.3 粒度分布图像分析 | 第96-104页 |
3.4.4 减量化图像分析 | 第104-10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05-108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4.1 结论 | 第108-110页 |
4.2 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