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燃煤过程中汞污染的研究背景及防治意义 | 第9-10页 |
| ·汞污染的研究现状及机理 | 第10-13页 |
| ·汞的理化性质及主要用途 | 第10-11页 |
| ·煤中汞的存在状态 | 第11-12页 |
| ·燃煤过程中汞的排放 | 第12-13页 |
| ·脱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燃烧前的脱汞技术 | 第13-14页 |
| ·燃烧中的脱汞技术 | 第14页 |
| ·燃烧后的脱汞技术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 第2章 汞的催化氧化及化学平衡理论 | 第16-26页 |
| ·汞的形态转化 | 第16-18页 |
| ·汞的形态转化的规律 | 第16-17页 |
| ·燃煤过程中影响汞形态转化的因素 | 第17-18页 |
| ·氯元素及金属对汞氧化的影响 | 第18-21页 |
| ·氯元素对汞氧化的影响 | 第18-20页 |
| ·金属化合物对汞氧化的影响 | 第20-21页 |
| ·汞氧化的化学热力学原理 | 第21-25页 |
| ·化学热力平衡计算方法 | 第21页 |
| ·Gibbs 自由能最小法的原理 | 第21-25页 |
| ·Gibbs 自由能最小化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 第26-36页 |
|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简介 | 第26-28页 |
| ·一维煤粉垂直刚玉沉降炉 | 第26-27页 |
| ·烟气汞的测量装置 | 第27-28页 |
| ·燃烧工况 | 第28-29页 |
| ·样品制备 | 第29-31页 |
| ·实验煤种 | 第29-30页 |
| ·不同粒径飞灰样品的制备 | 第30页 |
| ·飞灰样品的特性描述 | 第30-31页 |
| ·分析测试 | 第31-35页 |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1-32页 |
| ·分析测试基本流程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卤素催化剂添加对燃煤工程中汞形态变化影响的研究 | 第36-56页 |
| ·实验内容 | 第36页 |
| ·KBr 添加对汞形态变化的影响 | 第36-47页 |
| ·KBr 添加后所取得的灰样的各种特性 | 第37-42页 |
| ·不同煤种,不同粒径添加催化剂对汞氧化的影响 | 第42-47页 |
| ·CaBr_2 添加对汞形态变化的影响 | 第47-54页 |
| ·CaBr_2 添加后所取得的灰样的各种特性 | 第47-51页 |
| ·不同煤种,不同粒径添加CaBr_2 对汞氧化的影响 | 第51-54页 |
| ·卤素催化剂对汞氧化和吸附性能评价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5章 钙基吸附剂对燃煤烟气汞脱除的初步研究 | 第56-63页 |
| ·钙基吸附剂的脱汞机理及实验内容 | 第56-57页 |
| ·实验装置、实验流程及工况 | 第57-59页 |
| ·实验装置介绍 | 第57-58页 |
| ·实验流程介绍 | 第58页 |
| ·实验工况介绍 | 第58-59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详细摘要 | 第70-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