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页 |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2页 |
三、文献综述的述评 | 第12页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2-13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基本思路 | 第13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3-15页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营改增”理论框架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增值税相关理论简介 | 第15-18页 |
一、增值税的概念、分类及起源 | 第15-16页 |
二、增值税的优势 | 第16-17页 |
三、增值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我国增值税制度发展历史及一般规律 | 第18-22页 |
一、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18-19页 |
二、我国规范增值税制度的建立——分税制改革 | 第19-20页 |
三、增值税制度的完善——转型改革的实施 | 第20页 |
四、增值税制度的深化改革——扩围改革的推进 | 第20-21页 |
五、增值税制度发展一般规律总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效应理论及实证分析 | 第22-37页 |
第一节 “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效应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一、减税效果明显 | 第22页 |
二、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 第22-23页 |
三、加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国家产业升级 | 第23页 |
四、促进我国税制的优化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效应实证分析 | 第24-37页 |
一、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 第24-25页 |
二、增值税和营业税对不同产业发展影响的模型构建及分析 | 第25-37页 |
第四章 “营改增”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一、部分行业税负不减反增 | 第37-39页 |
二、税率档次设置过多 | 第39页 |
三、纳税人划分制度不科学 | 第39页 |
四、对物价的影响 | 第39-40页 |
五、对地方财政的冲击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进一步“营改增”的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 | 第42-52页 |
第一节 “营改增”税制要素设计 | 第42-46页 |
一、增值税制度设计的指导原则 | 第42-43页 |
二、增值税具体税制要素设计 | 第43-46页 |
第二节 “营改增”的相关配套完善措施 | 第46-48页 |
一、相关法律的完善 | 第46页 |
二、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的重构 | 第46-47页 |
三、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 第47-48页 |
四、税务机构的改革 | 第48页 |
第三节 增值税进一步扩围路径选择 | 第48-52页 |
一、短期目标:完善增值税行业扩围 | 第49-50页 |
二、中期目标:完善增值税整体税制设计 | 第50页 |
三、长期目标:真正建立“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