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财政风险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简要述评 | 第12页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不足 | 第12-13页 |
一、本文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2页 |
二、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地方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13-19页 |
第一节 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一、风险与风险的不确定性 | 第13页 |
二、公共风险 | 第13-14页 |
三、财政风险 | 第14页 |
第二节 地方财政风险特征及分类 | 第14-19页 |
一、地方财政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6页 |
二、地方财政风险的分类 | 第16-18页 |
三、地方财政风险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从安徽省财政状况看地方财政风险及成因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安徽省财政状况 | 第19-24页 |
一、安徽省财政状况分析 | 第19-22页 |
二、地方财政风险分析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地方财政风险成因分析 | 第24-29页 |
一、地方经济发展滞后 | 第25页 |
二、财税体制不合理 | 第25-26页 |
三、政府行为不规范 | 第26-27页 |
四、地方政府融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国外财政风险治理措施及启示 | 第29-38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29-32页 |
一、美国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29-30页 |
二、日本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30-31页 |
三、法国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32-33页 |
一、印度尼西亚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32页 |
二、哥伦比亚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转轨国家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33-35页 |
一、印度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33-34页 |
二、俄罗斯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34页 |
三、巴西财政风险管理措施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国外财政风险治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8页 |
一、国外财政风险治理经验总结 | 第35-36页 |
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8页 |
第五章 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措施 | 第38-45页 |
第一节 构建地方财政收入体系 | 第38-39页 |
一、发展地方经济,优化财源结构 | 第38页 |
二、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 第38-39页 |
三、加强税收监管力度 | 第39页 |
第二节 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 第39-41页 |
一、明确划分政府间的事权 | 第39页 |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第39-40页 |
三、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 第40页 |
四、贯彻落实新预算法、依法加强预算管理 | 第40-41页 |
五、加强财政支出的监督管理 | 第41页 |
第三节 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向 | 第41-43页 |
一、继续扩大和推进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 | 第41-42页 |
二、逐步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 | 第42页 |
三、将债务指标纳入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 第42页 |
四、加强债务资金的监管 | 第42-43页 |
第四节 防范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风险 | 第43-45页 |
一、转变政府“全能”职能 | 第43页 |
二、控制地方财政公共风险“财政化” | 第43-45页 |
附图表 | 第45-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