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的历史和发展 | 第9页 |
1.3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概述 | 第9-11页 |
1.4 SPPs 在光子器件中的研究热点 | 第11-12页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理论 | 第13-24页 |
2.1 金属 Drude 模型 | 第13-14页 |
2.2 金属参数的推导和计算 | 第14-16页 |
2.3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色散关系 | 第16-19页 |
2.4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四个特征参数 | 第19-22页 |
2.5 SPPs 常用的几种激发方式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时域有限差分法理论 | 第24-31页 |
3.1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公式 | 第24-26页 |
3.2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稳定性条件 | 第26-28页 |
3.3 吸收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8-29页 |
3.4 光源的选择 | 第29页 |
3.5 有限元方法 | 第29-30页 |
3.6 严格耦合波方法 | 第3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于 MIM 型狭缝结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研究 | 第31-43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MIM 金属波导内传播模式 | 第31-35页 |
4.2.1 金属波导内的模式色散关系 | 第31-33页 |
4.2.2 表面等离子体模式的性质 | 第33-35页 |
4.3 改进的金属—介质—金属结构 | 第35-38页 |
4.4 MIM 型单狭缝结构的透光特性 | 第38-42页 |
4.4.1 单缝结构模型及数值模拟 | 第38-39页 |
4.4.2 结构参数对透射的影响 | 第39-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基于金属单狭缝的 T 型腔结构 | 第43-57页 |
5.1 T 型腔结构模型 | 第43-44页 |
5.2 计算模拟与数值分析 | 第44-48页 |
5.3 参数对 SPPs 分束及强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5.4 T 型结构的光分配及光开关功能 | 第51-56页 |
5.4.1 基于 MIM 的 T 型光分配器 | 第51-53页 |
5.4.2 T 型结构光开关 | 第53-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60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7-58页 |
6.2 论文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